快递包裹被当盲盒出售,个人信息谁来保护
中评社北京7月26日电/据工人日报报道,有些商家把无主快递拿出来卖,有的还贴上虚假的收件人信息借盲盒概念卖货
快递包裹被当作盲盒出售,上面的个人信息谁来保护?
近来,在一些电商平台,由多个未拆封快递件组成的快递盲盒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本该由买家签收的快递件为何会成为盲盒被上架?销售所谓的快递盲盒是否合法?《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满足年轻消费者的猎奇心理
“拆到的东西基本没什么用处。”近日,买家石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个价值30元的快递盲盒。“手机壳、灯泡、机械部件已经算好的了,里面竟然还有过期的暖宝宝、已经拆封的艾灸条、写不出字的笔……”
多位受访买家都表示,快递盲盒拆出来的大多是一些价值不高的小物件。
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是这些快递盲盒销售的主要渠道。商家“按个卖”或者“按斤卖”。“按个卖”有19.88元30个、23.88元40个、59.88元60个等价格;“按斤卖”有35元2斤、60元4斤、112元8斤等不同价格。有的快递盲盒卖家月销量超过3000件。
一些买家向记者表示,快递盲盒普遍售价不高,在商家“商品物超所值”的宣传刺激下,才选择了尝试。除此之外,一些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的热门开箱视频也为快递盲盒吸引了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