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范”更足 科创板“机构市”特征凸显

  中评社北京7月25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开市两年来,随着科创板制度不断完善,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逐步提高,突出表现在公募基金、境外资金持续加大对科创板的配置。专家表示,监管部门鼓励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为机构投资者扩大规模提供了机遇。同时,随着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外资也将持续涌入科创板。科创板有望打造成为“机构市”,引导投资风格向长期投资转变,减少短线博弈,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

  机构投资力量增强

  专家指出,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科创板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逐步提高。科创板公募产品在丰富投资者投资渠道的同时,也为科创板中的优质企业引入源头活水。

  “监管部门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等方式参与科创板投资,分享创新企业发展成果,为机构投资者扩大规模提供了机遇,科创板有望打造成为‘机构市’。”南开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随着一系列产品问世,机构投资力量加速扩容,投资者可投相关指数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指出,两年来,公募基金迅速扩容,挂钩科创板的公募基金产品越来越丰富,为市场提供了种类齐全、细分多样的配置工具,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科创板加仓趋势延续,仓位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科创板的投资者构成、市场化定价等方面都出现积极变化趋势。从投资者构成来看,机构投资者的交易占比正在逐步提高,今年一季度,占科创板市场交易总额的比重达25%。公募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持有科创板公司流通市值占比近40%。”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此前表示。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