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常态 网络安全审查趋严
“尽管近年来港交所对上市规则进行了改革,但是对于类似滴滴这样的依托互联网和新经济的企业,可能美国市场对其估值与香港市场对其估值会存在差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表示,与赴美上市相比,赴港上市仍有较高的门槛,港股在市场流动性、股东退出难易度等方面仍不如美股。
网信办近日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向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申报网络安全审查。”其中提及的是“国外”而非“境外”。
此外,有媒体近日报道,内地计划让赴香港公开上市的公司免于申请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的批准,从而为选择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消除担忧。
但林江提醒,尽管上述征求意见稿所用字眼是“国外”而非“境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意味着在香港上市可能不受限制,给投资人和拟上市企业带来无限的想像空间。“但是我们看问题要看本质,而非字眼。”他说,因为“掌握百万用户信息的企业”,无论到国外还是境外上市,只要是在内地以外的市场挂牌,都有机会被要求向有关部门提出安全性审查申请。
香港上市联盟大湾区主席周伟雄认为,滴滴事件后,互联网巨头将面临监管新常态。“滴滴事件”作为网络安全审查首案,具备示范效应,有望带动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端的监管覆盖面扩大、力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