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暴雨救援 这些“高科技”派上大用场
无人机给重灾区带来了通信信号
“米河镇的乡亲们,因暴雨致通信中断,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中国移动公网通信。受翼龙无人机滞空时间限制,公网恢复时间只有5小时,请尽快报告情况、联系家人。祝平安!——中国移动。”这是一条7月21日深夜中国移动发给河南巩义市米河镇用户的短信。
河南巩义市米河镇是此次受灾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断电断网使得那里一度和外界失去了联络。7月21日镇上居民张玉(化名)收到中国移动发来的短信时,她和丈夫正打算冒雨去找外出还未归家的女儿,“第一次觉得短信的文字也可以这么温暖,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在联系到女儿,互报了平安后,张玉打开微博,帮镇上其他亲朋好友发布求救信息,“这是救了我们命的5个小时!”
当天,翼龙无人机飞行16个小时,从贵州安顺跨区域飞到河南巩义市米河镇通信中断区,于7月21日23时30分和7月22日凌晨1时54分助力抢通米河镇通信,让灾区人民可以打电话报平安。
据悉,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应急通信系统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采用4G/5G通信技术,通过卫星传输。当无人机上升至高空时,便形成了临时的“基站塔”,可摆脱地面供电、通信回传的束缚,快速打通指挥中心与指定区域之间的通信。这种基站是出现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通信保障的利器。
7月22日早上,应急管理部收到郑州市消防部门反映,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附近基站全部断电,四周全是水,应急通信车无法开过去。当天13时36分,搭载中国移动无线通信基站的翼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又从贵州安顺机场再次起飞,前往郑州市,为医院的救援工作提供网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