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升温表明消费潜力大
经济日报发表顾阳文章指出,旅游业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领域之一。去年以来,旅游市场平稳恢复,为中国消费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市场整体表现看,尽管局部受疫情扰动的情况时有发生,但居民外出意愿有所增强,旅游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这些都为中国消费加快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旅游消费只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进入新发展阶段,努力扩大居民消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不仅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必然要求,对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样意义重大。可以说,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多年的第一引擎,消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文章认为,从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看,消费复苏总体势头不断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从消费增速看,虽然还滞后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但随着消费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消费潜力有望持续释放,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释放消费潜力,要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有相应的生产与之匹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经济循环。遗憾的是,当前中国供给体系尚不能很好地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消费扩容提质的背景下,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还难以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只有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释放消费潜力,要不断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中国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如此,相当一部分居民的钱袋子还不够鼓,同时,对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预期,也让不少人手里攥着钱却不敢花。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根本途径还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不断改善收入分配结构,让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更好实现同步增长。
释放消费潜力,要进一步夯实基本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息息相关,要充分挖掘市场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就要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民生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作,既要把党中央、国务院保障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让群众有能力消费,也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大家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文章最后表示,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用好当前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充分释放消费潜力,让消费重回或接近潜在增长率将是大概率事件。毕竟,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只有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