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助力我国电影行业率先复苏

  中评社北京7月18日电/据人民网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电影行业一度受到重创。随着2020年春节档7部影片全部撤档,影院停业、剧组停工、交易停止,制作、发行、放映、配套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均受影响。

  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202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遭受疫情冲击,中国城市院线电影总票房204.17亿元,观影人次5.48亿,和上年相比,均下降68%。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24家A股影视公司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只有6家,有10家影视公司全年营收甚至不到5亿元,整体营收下降率达87.5%。

  为了弥补此次疫情中各大影院停业所产生的巨大损失,各级政府和电影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影院进行扶持,这些政策和措施从补贴和减免两个方面对影院进行帮助,既对影院的复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又稳定了整个电影行业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服务电影行业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东城区税务局精准开展“一对一”辅导服务,把系列优惠政策送到纳税人手中,辅导企业做好税收优惠备查资料,与企业共克时艰。同时,北京市税务部门不断优化办税体验,在办税效率上进一步突破。对于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政策,税务部门推行全程线上申请、线上审核,退税款到账时效快,为企业资金周转提速。

  谈及政策扶持,北京光线相关负责人感受颇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25号)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一剂强心针,一是对纳税人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二是对电影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三是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同时,我们还了解到,近期国家还出台了新的政策,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凡已经到期的,可延续到今年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