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广:美国大选后 台海局势向何处去
中评社梅州11月17日电(记者 李娜)11月16日,第三届“两岸一家亲”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梅州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在主题发言中表示,美国大选之后,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都有必要进行一段时期的观望调整,但不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的改变。他判断,中美因台湾问题陷入大国冲突和战争对抗的几率不高,但对抗态势仍将持续。两岸之间的对抗也将成为两岸关系的常态和主流。两岸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极高,最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大台海危机的引爆点。
李振广指出,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或许会长期向着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走下去。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频频在台湾问题上大动作出手,台海局势如此高度紧张,则与美国特朗普政府末期处于国内政治选举需要打台湾牌有极大关系。这两大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今天台湾问题外部环境越来来越不利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台海局势动荡,危机四伏逐渐成为两岸关系的新常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看,这次因美台关系提升而导致台海局势紧张,是中国崛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美关系中的量变达到了第一个新的临界点而出现的阶段性结果。
在此基础上,李振广表示要对下一阶段台海局势做判断的话,有几个因素首先值得考虑。
一是,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打“台湾牌”虽然还没有达到极限,但是美国打“台湾牌”的招数已老。从《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到批量多次对台军售,再到美国内阁官员、副国务卿出访台湾以及美国军机军舰在台海周边加紧活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这些动作的确引发了对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局势稳定的重大冲击,但是在这些招数的刺激作用下所引发的中国大陆对台施压的对等升级,反而极大压缩了台湾当局的战略及战术空间。美国对台政策再进一步,例如美国国务卿或总统访问台湾、美台建交等,那将是直接损毁、突破中美关系底线,导致台海局势的彻底崩盘,美国政策一旦抵近这一临界点,台湾牌的作用将走向相反——台湾将真正成为美国手中的累赘和包袱而不再是对华施压的有效筹码。此外,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特朗普此届政府末期在台湾问题上进行的超常规操作,美国大选之后,在台湾问题上都有必要进行一段时期的观望调整。
二是,台当局压力剧增。虽然表面上美国在政治、安全、涉外、军售等方面给了民进党当局很大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美台勾连导致中国大陆做出激烈反应,而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巨大压力几乎全部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身上,无论是两岸擦枪走火,还是中美关系失控,台湾民进党当局都将承受第一波冲击。实际上对与民进党当局而言这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此外,在美国对台关系提升的幌子下,美国通过对台军售从台湾榨取了巨额经济利益,使得台湾当局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难以承受。从某种意义上,台湾前有大陆强力震慑,后有美国敲骨吸髓,在大陆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之下,台湾当局所承受的压力恐怕也在接近临界点。这也将迫使台湾民进党当局不得不考虑美台关系发展速度对其自身及台海稳定带来的压力,尽力趋利避害。
李振广指出,随着美国大选落幕,美国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及冲撞政策,理论上应该告一段落,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暂停和调整,不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的改变。从中国大陆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中短期内缺乏向好转变的基础。
对此,李振广提出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是,虽然不排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迎头相撞的可能,但是政策理性会对美国的台海政策有较强的约束性,所以中美因台湾问题陷入大国冲突和战争对抗的几率不高。
第二个判断是,台海对抗将成为中近期的常态。美国依然会通过各种支持台湾的法案,继续对台军售,美台官员互动也将继续,美国军机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也将更加频繁。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性难以解除,对抗态势仍将持续。两岸之间的对抗也将成为两岸关系的常态和主流,渐行渐远会成为中近期两岸关系的显着特征。
第三个判断是,台海地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升高。台海两岸以及美国在台海地区及周边的军事活动密度空前加大。在不断的较量中,两岸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极高,最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大台海危机的引爆点。
中评社梅州11月17日电(记者 李娜)11月16日,第三届“两岸一家亲”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梅州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在主题发言中表示,美国大选之后,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都有必要进行一段时期的观望调整,但不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的改变。他判断,中美因台湾问题陷入大国冲突和战争对抗的几率不高,但对抗态势仍将持续。两岸之间的对抗也将成为两岸关系的常态和主流。两岸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极高,最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大台海危机的引爆点。
李振广指出,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或许会长期向着不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走下去。202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频频在台湾问题上大动作出手,台海局势如此高度紧张,则与美国特朗普政府末期处于国内政治选举需要打台湾牌有极大关系。这两大因素的叠加导致了今天台湾问题外部环境越来来越不利于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台海局势动荡,危机四伏逐渐成为两岸关系的新常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看,这次因美台关系提升而导致台海局势紧张,是中国崛起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美关系中的量变达到了第一个新的临界点而出现的阶段性结果。
在此基础上,李振广表示要对下一阶段台海局势做判断的话,有几个因素首先值得考虑。
一是,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打“台湾牌”虽然还没有达到极限,但是美国打“台湾牌”的招数已老。从《台湾旅行法》、《台北法案》到批量多次对台军售,再到美国内阁官员、副国务卿出访台湾以及美国军机军舰在台海周边加紧活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这些动作的确引发了对中美关系以及台海局势稳定的重大冲击,但是在这些招数的刺激作用下所引发的中国大陆对台施压的对等升级,反而极大压缩了台湾当局的战略及战术空间。美国对台政策再进一步,例如美国国务卿或总统访问台湾、美台建交等,那将是直接损毁、突破中美关系底线,导致台海局势的彻底崩盘,美国政策一旦抵近这一临界点,台湾牌的作用将走向相反——台湾将真正成为美国手中的累赘和包袱而不再是对华施压的有效筹码。此外,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特朗普此届政府末期在台湾问题上进行的超常规操作,美国大选之后,在台湾问题上都有必要进行一段时期的观望调整。
二是,台当局压力剧增。虽然表面上美国在政治、安全、涉外、军售等方面给了民进党当局很大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美台勾连导致中国大陆做出激烈反应,而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巨大压力几乎全部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身上,无论是两岸擦枪走火,还是中美关系失控,台湾民进党当局都将承受第一波冲击。实际上对与民进党当局而言这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此外,在美国对台关系提升的幌子下,美国通过对台军售从台湾榨取了巨额经济利益,使得台湾当局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难以承受。从某种意义上,台湾前有大陆强力震慑,后有美国敲骨吸髓,在大陆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之下,台湾当局所承受的压力恐怕也在接近临界点。这也将迫使台湾民进党当局不得不考虑美台关系发展速度对其自身及台海稳定带来的压力,尽力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