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结构性歧视困境的美国穆斯林群体
拜登上台后致力于从移民政策、难民政策、公共部门人事安排等方面释放有利于穆斯林的积极信号,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乃至社会危机尚未缓解的大背景下,作为栖居美国多年的宗教少数派和一个半数以上均为移民的多族裔群体,近年来美国穆斯林的生活处境堪忧。据统计,2007年美国约有穆斯林235万人,2017年该数字升至345万,占美国总人口比重为1.1%,预计到2040年,穆斯林将取代犹太教徒成为美国境内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信教群体。而根据社会政策和理解研究所(ISPU)2018年的调查,美国穆斯林家庭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占18%,全美一般家庭收入该比例为31%。与此同时,33%的穆斯林家庭挣扎在贫困线边缘,该值远高于全美一般水平(24%),黑人穆斯林、非公民穆斯林在其中占比较高。鉴于贫困与新冠肺炎疫情的社区确诊率和死亡率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加之在疫情中首当其冲的黑人占美国穆斯林人口的28%,此次危机对穆斯林社区的冲击不言而喻。更糟糕的是由于对该群体长期忽视,疫情以来仅迪尔伯恩、南加州和纽约市公布了穆斯林群体的少量社区健康数据,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全国主席萨默·哈拉夫据此指出:“我们无法像其他社区那样申请到充分的资金和帮扶,因为就连穆斯林社区的基本情况数据目前都还不被官方全面掌握。”
除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持续处于低位外,美国穆斯林还深受潜藏于社会肌理的结构性“伊斯兰恐惧症”所扰。之所以被冠以“结构性”,是因为对美国穆斯林群体的偏见全面内嵌至国家治理体系的各个层级:一方面折射在警察、媒体代表和法律体系的日常运作中;另一方面,则通过反穆斯林仇恨团体、反穆斯林集会、有组织的反对清真寺建设或扩建、破坏公物和反对穆斯林难民重新安置等社区活动直观体现出来。具体而言,美国穆斯林目前遭遇的结构性歧视可解构为四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