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认关税伤消费者 是否暗示拜登将妥协?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香港商报网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加征的关税,有损美国消费者利益。但有学者认为,在当前中美战略竞争格局下,双方恢复经贸对话困难较大,美国也不太可能完全取消关税。
 
  耶伦上周五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对2020年达成的中美贸易协定表示怀疑,称前一届政府谈判达成的中美贸易协定,并没有从很多方面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根本问题。她直言,“对中国征收关税的方式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所做的伤害了美国消费者。”
 
  实际上,早在美国2019年宣布提高对5500亿美元(约合4.2万亿港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时,美国消费者和商界代表就表示强烈不满。IMF首席经济学家戈皮纳特曾表示,“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正承受关税的负担”。今年5月,穆迪发布报告显示,美国进口商承担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中90%以上的额外费用。
 
  专家指美经贸有求于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昨日指出,拜登政府一直在评估和审议美国整体对华政策,其中包括权衡中美贸易协议的利弊。一方面,美国工商界和消费者迫切希望能取消已加征的关税,至少是部分关税,但如果真这么做,又会给共和党或前政府官员留下口实,说是对中国软弱,出卖美国利益。在美国的高压气氛之下,中美之间很难开展真正的对话。
 
  至于耶伦的表态在政府内部是否有共识,王勇认为,耶伦本人属温和派,其财政部长的位置也有必要推动中美之间进行交流,以及基于共同利益上的合作。身为美国经济的主管,她应该看到了美国经济需要中国的助力。不过,当前美国政府内部主张与中国竞争的“战略派”还是压倒性占上风,耶伦的意见也要从属于与中国战略竞争的需要。因此,她的看法代表了美国部分工商界的利益,但同时也要向“战略派”和“国家安全派”妥协。
 
  王勇补充道,相对来说,目前中国的经济要强于美国,美国在经贸方面更加有求于中国。在此情况下,中国方面并不急于与美国达成协议。实际上,美国当前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