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机械人全方位照顾病人
天仔MiMi日做17小时
其中两个巡逻机械人名叫“天仔”和“MiMi”,每个造价三、四万元左右,属医管局每年护理质素提升计划拨款项目之一。沙田医院两个“内科及老人科”病房合共60床位,去年获分配“天仔”和“MiMi”,11月投入服务,各负责一个病房,每日工作17小时,除每天按指示两次派药、四次播放预防资讯、两次提醒洗手、通知病人起床及睡觉外,并具有安慰病人的功能。
“好多认知障碍症病人去到新环境,容易因为不适应,做出表达不安的行为,这时候,天仔就大派用场。”新界东内科及老人科顾问护师史绮雯说,曾有一名80多岁患认知障碍的伯伯,被送入病房后,因为紧张,想离开病床,像拆模型般,先将枕头、被单丢走,然后是床褥、床板等。这时候,“天仔”上前播放粤曲,希望分散他的注意力,但不成功,于是转播张学友演唱会,伯伯心情即时好转,说:“我睇住学友大㗎!”他之后没再继续“拆床”。
与认知障碍患者互动
史绮雯称,外国经验显示,类似“天仔”的巡逻机械人,能有效照顾认知障碍患者,在以色列,差不多是一对一服务病患者,香港暂时是一对三十。她称病房患认知障碍的病人约占两成,“如同一时间有多个病人需要天仔,可能会几个病人一齐同天仔互动!”
“天仔”被载入的应用程式中,麻将游戏最受欢迎,“天仔荧光幕类似一部iPad,可以在WiFi覆盖范围内,即时download软件使用,背脊有个储物架可运送物品。”
北区医院护理总经理李小清表示,病房最常见跌倒位置是床边上落处一带,为防病人跌倒,除有“跌倒评估显示屏”提示医护、病人及照顾者外,亦有如“公仔疗法”以减轻病人焦虑情绪、“压力传感器警报系统”减低病人离座跌倒风险,以及增加如安全头盔及护臀裤等装备以减轻病人因跌倒造成的伤害。
医管局总办事处经理(护理)郭丽薇表示,视力欠佳、柏金逊症等,可令患者平衡力减弱、膝关节退化、心律异常引致头晕昏厥、服用降血糖药等引致步履不稳、小便失禁导致紧张。患者跌倒后,较容易出现如骨折、头部创伤、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失去信心,甚至因失救导致死亡情况增加,故呼吁公众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