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铁站里有个“文物馆”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香港地铁站里,第一次出现了“文物馆”。

  “文物馆”位于今年新开通的地铁站——宋皇台站,由一排嵌入墙中的展柜组成,从起点到终点不足百米距离。展柜里青白及浅青釉瓷、龙泉窑系青瓷、粗陶等宋元时期文物超过400件,仔细观赏大约需要数十分钟。

  展柜前人头攒动,有人驻足许久不舍离去,有人在穿梭中回眸。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公司)在香港境内运营12条铁路线,每日运输人次500万左右。“希望通过这些文物,让来往的乘客了解历史。”港铁公司高级建筑经理周子茵说。

  第一个地铁站“文物馆”

  文物是港铁公司修建地铁时发现的。

  “香港修建地铁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多文物。”周子茵有些吃惊,地铁开挖前港铁公司便被告知,宋皇台站附近区域有文物。

  宋皇台站坐落于九龙城区马头涌,临近宋王台公园,公园内有一块刻有“宋王台”的纪念石碑。港铁公司的宣传资料显示,据文献记载,南宋末年有皇帝为逃避元军而驻扎此地,为时数月。

  港铁公司暂停修建宋皇台站,考古团队入驻,考古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历时两年多。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于2017年公布的考古工作报告,文物挖掘面积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累积挖掘出文物数万件。

  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和古迹,社会舆论十分关注。有人希望港铁公司改变地铁走向,这样便可以原址保护文物。经过政府部门评估决定,宋皇台站可以继续建设,但必须以保护文物和古迹为优先准则。

  地铁站修建工程再次启动。周子茵所在的团队参与宋皇台站的建筑与设计。设计方案反覆修改,却发现还有一口古井无法避开,“我们又修改了车站顶盖设计,综合考虑专家意见,修建了一个混凝土井槽,以便日后重置这口古井”。

  2017年,考古工作取得成果,宋皇台站也成功封顶。今年6月27日,香港最长铁路线——屯马线全线开通,宋皇台站正式启用。经过各方协调决定,香港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授权港铁公司在宋皇台站内常设“文物馆”。

  传统书法为乘客纾解压迫感

  香港地铁站里除了“文物馆”,还有用传统书法演绎的地铁站站名。

  “汉字线条灵动飘逸,富有动感,看着就像在跳舞!”港铁公司退休建筑师区杰棠说,大部分地铁站里都有他的书法作品。

  区杰棠出生于香港,自幼热爱传统书法和绘画。他常提到三个擅长行书的书法家:东晋王羲之、北宋黄庭坚与苏轼。

  20世纪80年代,港岛线正式开通前,港铁公司(时称地下铁路公司)担心乘客不习惯港岛线上狭窄的半圆形月台,为了纾解乘客的空间压迫感,便决定用书法装饰地铁站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