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闻/抗疫神队友 点止后勤咁简单
IT经理 两日开发疫厦系统
新冠肺炎防不胜防,知悉求诊者地址有助前线医护筛查隐形患者及进行适当分流,避免医院内爆发。九龙中医院联网资讯科技部系统经理郑宏表示,疫情初期,医护要透过人手翻查卫生防护中心的疫厦纸质资料,与入院病人住址进行比对,以判断患者是否来自疫厦或高风险地区。这样的做法效率低,亦可能出现地名变迁带来的信息误差,若一旦出错,会增加医护及其他病人染疫风险。
为减轻前线同事负担,郑宏与同事废寝忘餐,两日内开发疫厦名单系统,可将住址分类,若入院病人居住大厦有人确诊,会显示“疑似地址”,若病人大厦同屋苑或同街道有人确诊,就会显示“近似地址”,“入院病人登记地址后,医护人员只需要输入其身份证号码,便即时得悉病人是否来自疫厦。
疾控主任 全球搜罗防护装备
疫情初期,不少国家及地区出现防护装备短缺,香港防护装备一直相对充足,这要归功于后援团队。
医管局总感染控制主任办事处高级护士长邝文影表示,感染控制部门防疫抗疫多举并进,包括查阅文献,了解传染途径,订立感染控制措施;在全球抢购潮下,为医护采购合乎标准且适合的防护装备;不同时期关注国际疫情发展趋势,制定适合本地的隔离防护指引;监察医院爆发,进行个案调查和追踪,并参与给出建议等。邝文影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防疫措施,大规模接种疫苗是走出疫情阴霾的有效措施,现时医管局逾八成医生已经接种疫苗,感染控制中心接种率更是高达100%,她呼吁市民踊跃接种疫苗,“专业人士都已经接种,市民更放心去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