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进入阅读时代的盲点

  中评社北京7月16日电/据新华网报道,官方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底,我国省地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959个。然而,一些地方图书馆的视障阅览服务区功能齐全,为何闲置?馆藏千余册盲文书,为何几乎无人借阅?特教师生为何长期面临“等盲文教材来、缺盲文习题练”的困境?

  盲文书籍、教材供需不匹配

  在山东省图书馆一楼视障数字阅览室的书架上,陈列着文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类盲文书籍。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馆藏2000余册盲文书,这两年几乎是零借阅。

  山东是人口大省。根据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动态数据监测,山东现有持证视力残疾人士约19万人。目前,山东省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基本都设有视障阅览服务区。但最近一年,记者在山东多地图书馆调研发现,视障阅览服务区闲置是常态。青岛市图书馆视障数字阅览室平时没有读者来。

  知情人士介绍,建设一个图书馆的视障阅览服务区,需要投入几万元至10万元不等,现在在山东,约85%的视障阅览服务区是闲置的,有的辅助阅读设备还没用过就该淘汰了。

  与之相反的是,盲校所用的教辅资料十分“紧俏”。日照市特殊教育学校视障部教师张海凤说:“盲文教材上的习题很少,满足不了学生的练题需求,但是现在很难买到盲文习题册。”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初中部盲生杨远(化名)说:“平常练题只能靠老师或低视力学生念题,遇到习题都很珍惜。”

  “有得选”与“没得选”之困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制约,视障阅览服务区不是视障群体阅读的刚需场所。

  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周玉山说:“他们得先能顺利地下楼、上街、乘车,才能到达图书馆享受公共服务。如果有一个环节让他们觉得不安全,那可能就会改为在家里通过手机或听书设备满足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