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实现碳中和 外资看好中国ESG

  中评社北京7月2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主权基金的投资策略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是厘订投资策略时的重要参考。疫情爆发后,不少主权基金都面临赎回的问题,原因是各国政府需赎回资金支持经济。为应付赎回压力,主权基金的投资组合要增加现金比例,但同时又要追求回报,这无可避免要改变投资策略。

  景顺大中华、东南亚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指出,新冠疫情爆发对金融市场来说是很特殊的情况,由于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出色,中国市场的吸引力稳步上升,预计未来五年,有四成的主权基金都会增加中国资产的配置,同时也会重点关注有关ESG的投资。

  其实,自2017年以来,各主权基金逐渐增加ESG的投资,景顺访问了141位首席投资总监、资产类别主管及高级投资组合策略师,听取他们的观点及意见,他们分别来自82只主权财富基金及59家央行,旗下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9万亿美元。受访者中,将ESG纳入投资组合中的比例,在过去四年间由46%升至64%,原因是这些主权基金都认为,未来因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仍未在资产上反映出来,故此现阶段买入ESG相关资产,有机会带来超额收益。

  潘新江认为,疫情爆发后,投资者实际上已加速将ESG作为投资核心,特别是亚洲各地的投资者行动十分迅速,若仍未因应ESG因素为投资策略作出适当改变,很可能面对更大的资产价格下行风险。

  此外,瀚亚投资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起步较晚,中国ESG实践的动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及碳中和目标,也让不少行业受惠。受惠的除了公用事业、运输、能源及商品板块外,也包括了科技行业,因科技有助实现ESG目标。故此,中国ESG相关企业未来的投资价值正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