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砥砺前行

  中评社北京7月21日电/据天津日报报道,投资24亿元的中国铁科院武清基地发展迅猛,年产值近10亿元;投资102亿元的京津冀大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已于6月底投产……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市武清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主动作为,科学搭建“五大创新平台”,全力构筑产业生态,打造智能轨道交通和生物医药健康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和桥头堡的地位。

  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以坐不住、等不起的姿态,抓推介、抓攻关、抓落地,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十三五”期间,吸引北京企业1000多家;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武清区着眼高质量发展,再造传统产业,果断实施“腾笼换鸟”,从“地毯产业园”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从“自行车王国”到“科技谷”,一大批传统产业华丽转身,步入高质量发展行列。

  “五大创新平台”播洒阳光雨露

  在武清开发区一座银白色的小楼里,建有2000平方米的高等级GMP车间,以及全封闭的灭菌实验室和先进的生产线,科研生产设施一应俱全。这家企业便是业界鼎鼎有名的清华大学高科技企业──天津华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拳头产品干细胞药品堪称攻克椎间盘退变、糖尿病等当今临床治疗难题的良药。

  “GMP车间是药企所必需,但公司缺乏资金建不起来,特别感谢武清开发区及时提供了厂房,共同搭建了这个研发中试平台。”公司副经理于洪臣说,“落户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干细胞产品已占据国内市场重要份额。”

  为吸引更多的北京高科技企业落户,武清区依托龙头企业、优势项目,搭建高端研发设计、公共小试中试、共享通用制造、市场营销及应用场景、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企业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播洒阳光雨露。

  武清区委书记戴东强说:“与来武清的投资者和落户的企业家们沟通交谈中,感到他们最关注、最需要的是政府能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公共服务。按照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武清区研究提出,用‘谷’的理念,逐步搭建企业创新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以生态集聚项目和人才,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