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为有需要人士打第三针

图:鸭脷洲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昨日下午陆续有市民来接种疫苗。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北京7月11日电/据大公报报道,本港新冠疫苗接种数字节节上升,昨日有6.4万人打针,当中逾四万人打第二针。有消息指,卫生防护中心辖下科学委员会将在两星期内开会,讨论是否为有需要的人打第三针疫苗。专家指出,癌症或肾病患者打两针疫苗后,可能反应不太足够,有较大需要打第三针。由港大医学院负责营运的鸭脷洲体育馆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昨日起为患癌症、血液疾病或肾病等的青少年,接种复必泰疫苗,如有需要,会为他们打第三针。\大公报记者 陈咏韶(文、图)

  本港接种率达37.7%

  截至昨晚八时,本港累计256.5万人已打第一针,接种率37.7%,过去一周平均每日有近6.2万人接种疫苗。对于有研究指,复必泰于打第二针后,再打一针,才可维持最高保护力,本港的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主席刘宇隆表示,肾脏或肝脏移植病人,完成接种两针新冠疫苗后,抗体或T细胞的反应可能不太足够,在欧美接种复必泰的病友,多数需要打第三针。

  刘宇隆称,港大团队早前在鸭脷洲接种中心为300名青少年接种复必泰,绝大部分人只有轻微不良反应。

  而由昨日起,该中心为患癌症、血液疾病或肾病等的青少年,接种复必泰,若接种后反应不足,会安排打第三针,稍后会公布更多数据。

  刘宇隆重申,有长期病患的青少年,只要病情稳定,即使需要洗血、曾换肾,甚至正接受化疗,只要无接受太大剂量的抗癌药,都可接种新冠疫苗,但若有肾衰竭或尿酸很高,就不宜接种。

  大公报记者昨日到鸭脷洲疫苗接种中心观察,一小时内陆续有近百名市民前来打针,有年长夫妇、携同青少年的父母,还有少数外裔人士。不少市民说近日变种病毒流行,促使他们打针,有人说打针是为了生活复常,恢复通关等。

  教局索中小幼接种概况

  刘宇隆称,近日打针数字接连创新高,令人鼓舞,只要接种率达到七至八成,产生免疫屏障,任何变种病毒都不能在香港落地生根。

  疫苗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曾浩辉称,12至19岁青少年有两成人已打针,有信心数字会一直上升。他强调,复必泰对Delta变种病毒仍有约八成保护力,呼吁港人自强,勿像英国般,让Delta成为当地主流病毒。

  另外,教育局前日去信全港中小学、特殊学校及幼稚园,要求校方在本月28日或之前,回复该校师生及非教学人员,包括校工、校巴司机、课外活动导师等的疫苗接种概况,只用作回复立法会议员查询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