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前总理:多边主义要通过区域合作重振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中评社报道组)7月3日,前泰国总理素拉杰出席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时表示,应当通过推动区域合作来重振全球多边主义,素拉杰在全体大会环节围绕“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发言。素拉杰在发言中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表示祝贺,之后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重振多边主义。
素拉杰表示,当前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在国际趋势上,多边主义面临着极端主义、保护主义等威胁。素拉杰尤其强调新冠疫情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国际合作并不积极,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本国安全,采取了单边主义的行为,诸如关闭国界,保护本国医疗卫生设备的供应等。这与2003年的非典形成明显对比,当时中国、东盟、泰国等共同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减少了大家的恐慌,疫情在60天之后就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素拉杰同样也表示,新冠疫情要比非典规模更大,程度更严重。他强调,应对新冠疫情的国际合作应该由联合国特别是世卫组织来主导,但遗憾的是这次的国际合作却并不令人满意,“几个月过去了但还没有很多的国际合作”。
素拉杰赞赏了疫情期间区域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他表示,南盟、欧盟、非盟、美洲国家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疫情期间填补了真空,积极承担责任推动区域性合作,包括信息交流、医疗物资供给、建立合作基金、交流医疗经验等。不仅仅是政府层面,公民社会也自发伸出援手,互相帮助。素拉杰重点强调了大国尤其是中国的建设性互动有助于打开新的多边合作渠道。他表示,新冠疫情期间,习主席、李克强总理和王毅外长举办了各种网络会议,为其他国家提供医疗和经济援助。中国在防疫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各个国家的努力连接在了一起,推动了多边合作。
素拉杰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战略竞争表示了担忧。他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一直推动脱钩,如技术领域。这种脱钩带来了一些破坏性的影响,影响到地区和全球的供应链,导致全球经济的碎片化,阻碍国家的经济增长,甚至影响到了民生。
地区组织是多边合作的基石,他强调要继续支持开放、包容、多领域的地区合作,包括政治、贸易、投资和卫生等各个领域。他表示,当前以世贸组织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陷入僵局,而RCEP很大程度上填补了真空,这一地区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是由10个东盟国家和中日韩澳新一致达成的。他还表示,希望印度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加入RCEP,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素拉杰还提到,习近平主席也同意加入CPTPP,并且支持亚太自贸协定,这会进一步推动开放和自由的全球贸易事业,并成为促进多边主义的重要的支柱。
素拉杰强调大国要发挥连接性的作用,将不同区域的“点”连接成“面”,进而推动多边主义重振。他指出,大国要利用好现有的地区架构,推动地区合作的发展,比如东盟地区论坛,它成立已有20多年,由27个国家组成,它应该成为国家间接触互动的平台,推动多边对话和合作,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安全。素拉杰强调,世界上的各类组织或集团,都不应该成为排外的俱乐部,应与其他地区和国家保持接触。例如七国集团应该同非成员国保持开放的对话。不管是20国集团、金砖国家,还是其他的地区政治经济组织,如果想要实现多边主义,就需要倾听大国、小国、强国、弱国等各种声音。素拉杰相信,唯有通过此种努力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连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多边主义,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之间相辅相成。
推动建设性地区倡议的提出。素拉杰重点赞扬了“一带一路”倡议,他认为“一带一路”推动了物流和数字化的互联互通,打开了新的经济发展的机遇。如果人员、产品能够在各国实现自由流动,国家间的交易就可以在分秒之间通过数字技术的形式来实现,这会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尽管现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发生着变化,他仍然希望在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应该出台更多类似“一带一路”的倡议,只要这些倡议推动的是对手之间有建设性的竞争,而不是阻碍合作,那就是有意义的。
新冠疫情以来,国际合作翻开了新的篇章。粮食、卫生、安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增多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此外,由数字技术所界定的新常态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包括保持社交距离的规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互动方式。不管是体育、商业旅游、还是日常生活,虚拟的互联互通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而这也需要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是另一个特别需要国际合作的领域。素拉杰表示,只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团结努力,才能真正减缓这类灾害的影响,保护好我们的后代。无论是从每个国家自身,还是从多边合作的角度,各国都需要共担责任。如果一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良好的措施,但其邻国却在破坏环境,那所有的人都会受到影响,绿色经济和低碳社会要想成功落实,需要通过多边合作的方式来推进。
素拉杰强调,要重振多边主义,美中关系的稳定是关键。他重申避免冲突和对抗的重要性,希望两国在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持续保持磋商,尽最大努力减少导致冲突和争执的领域。同时,两国要加强合作,由易到难,不断扩展,最后实现双赢。他希望国家要认识到,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是可以管控的,不应该升级成对抗。他呼吁两国加强协商和对话,促进两国关系向双赢的方向发展。
最后,素拉杰再次表示,尽管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但是通过多边的合作而非单边的行动,世界就仍然会是可管控的、和平的、繁荣的。各国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来防止这种波动和不确定性。只有重振多边主义,世界才会减少一些复杂性,变得更易管控。更加的清晰和透明。但如果不能够坚持多边主义,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太动荡不安,太难以确定、太复杂和太模糊,而这是所有国家都不希望看到的。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中评社报道组)7月3日,前泰国总理素拉杰出席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时表示,应当通过推动区域合作来重振全球多边主义,素拉杰在全体大会环节围绕“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发言。素拉杰在发言中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表示祝贺,之后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区域之间的合作重振多边主义。
素拉杰表示,当前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趋势充满不确定性。国际社会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在国际趋势上,多边主义面临着极端主义、保护主义等威胁。素拉杰尤其强调新冠疫情对国际社会产生的影响。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国际合作并不积极,许多国家重点保护本国安全,采取了单边主义的行为,诸如关闭国界,保护本国医疗卫生设备的供应等。这与2003年的非典形成明显对比,当时中国、东盟、泰国等共同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减少了大家的恐慌,疫情在60天之后就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素拉杰同样也表示,新冠疫情要比非典规模更大,程度更严重。他强调,应对新冠疫情的国际合作应该由联合国特别是世卫组织来主导,但遗憾的是这次的国际合作却并不令人满意,“几个月过去了但还没有很多的国际合作”。
素拉杰赞赏了疫情期间区域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他表示,南盟、欧盟、非盟、美洲国家组织等区域性国际组织在疫情期间填补了真空,积极承担责任推动区域性合作,包括信息交流、医疗物资供给、建立合作基金、交流医疗经验等。不仅仅是政府层面,公民社会也自发伸出援手,互相帮助。素拉杰重点强调了大国尤其是中国的建设性互动有助于打开新的多边合作渠道。他表示,新冠疫情期间,习主席、李克强总理和王毅外长举办了各种网络会议,为其他国家提供医疗和经济援助。中国在防疫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各个国家的努力连接在了一起,推动了多边合作。
素拉杰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战略竞争表示了担忧。他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任以来,一直推动脱钩,如技术领域。这种脱钩带来了一些破坏性的影响,影响到地区和全球的供应链,导致全球经济的碎片化,阻碍国家的经济增长,甚至影响到了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