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委专访:伊斯兰教代表谈青年爱国教育
中评社香港9月14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将于九月举行,选委会宗教界别分组由香港六大宗教提名产生60人。多位伊斯兰教选委近日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不仅要切实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更需要培育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他们强调,应当在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宗教活动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让年轻一代明白,他们不仅是香港的一员,更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好,香港才会好。
萨智生:政府要坚定信念 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
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萨智生指出,支持“爱国者治港”基本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事。2019年香港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动荡,直至《香港国安法》生效香港方能由乱转治。这令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萨智生表示,国家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民生、交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香港既需要向内地学习,亦需要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助力国家实现更好发展。
他回忆道,小时候的居住条件非常恶劣,只能在床上做功课,还被迫与三十个人共用洗手间,没想到几十年过去,香港的房屋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劏房、笼屋仍然存在。他希望下一届管治团队以坚定的信心制定明确政策,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
脱瑞康:秉持爱国情怀履行社会责任
中华回教博爱社第一副主席脱瑞康提到,自香港回归以来,博爱社就承担了选委会宗教界别伊斯兰教提名选委的重任。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无论是行政长官的选举,还是港区人大代表的选举,伊斯兰教选委们都以非常负责的态度履职。在新选制下,选委们将更加尽心尽责,本着“爱国者治港”的原则,把关、提名和选举新一届特首及立法会议员。
“博爱社的爱国情怀早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埋下了种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博爱社时任主席受邀参加国庆大典;八十年代,担任政协委员。直到今天,这种爱国情怀还在博爱社一直传承。”脱瑞康说,博爱社的现任主席和其他教胞都秉持着爱国精神,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在宗教活动中也多次劝谕教胞们,特别是青年教胞要爱国爱港。
杨兴本:必须培育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
“作为一个穆斯林,既有宗教身份,也有公民身份,既要遵守教义,也要遵守当地法律。”香港伊斯兰联会教长杨兴本说,穆斯林首先要热爱他生活的地方,热爱故乡,热爱国家,要为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主张。
杨兴本表示,在香港的穆斯林基本上都担得起“爱国爱港”四个字。教胞中有不少少数族裔,但他们都热爱中国、热爱香港,在修例风波期间与本地穆斯林同仇敌忾,谴责暴力,并认为部分年轻人举港英旗帜的行径不可理喻。“因为我们生活在香港,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都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
杨兴本指出,香港社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动荡之后,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在青年学生中大力推广爱国教育和国民教育,让青年对国家产生认同感。他本人常常在宗教活动中,向穆斯林教胞进行宣传和劝谕。
刘芝达:爱国是一个原则问题
“选委必须要有爱国情怀,这是首要条件。”香港中国回教协会主席刘芝达说,此外,选委必须要负责任地履职,维护香港的利益和市民的福祉。
刘芝达提到,过去的社会事件表明,提高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感迫在眉睫。爱国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学校必须推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民教育,让青少年正确认识国家的发展、中央和特区的关系;长辈应该从小教育子女,让他们有一颗爱国心;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国家的发展成就、国家安全知识等。
张大恩:加大土地供应解决房屋问题
中华回教博爱社执委张大恩表示,当前世界形势复杂严峻,香港必须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方能实现自身的发展。至于香港内部最严峻的矛盾,当属房屋问题。要解决香港的房屋问题,政府必须加快、加大土地供应。他认为填海造地较易得到大片的平整土地,有利于完善规划及兴建配套设施,能够大幅提高居住条件,因此支持“明日大屿”计划。
谈及如何培养港人的国家认同感,张大恩提到,他曾走访过内地多个地区,被祖国各地的风光深深吸引。他建议香港的电视台可以多制作一些反映国内风光、生活的节目,潜移默化地培育港人对国家的认同感。
中评社香港9月14日电(记者 沈而忱 段晓鲁)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界别分组一般选举将于九月举行,选委会宗教界别分组由香港六大宗教提名产生60人。多位伊斯兰教选委近日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爱国是天经地义的,不仅要切实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更需要培育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他们强调,应当在家庭、学校、社会活动、宗教活动中,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让年轻一代明白,他们不仅是香港的一员,更是国家的一份子。国家好,香港才会好。
萨智生:政府要坚定信念 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
中华回教博爱社主席萨智生指出,支持“爱国者治港”基本原则是天经地义的事。2019年香港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动荡,直至《香港国安法》生效香港方能由乱转治。这令大家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安定的重要性。
萨智生表示,国家几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民生、交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香港既需要向内地学习,亦需要发挥香港独特优势助力国家实现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