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毕业致辞

  中评社北京7月6日电/据澎湃新闻消息,北京大学官方微博7月3日发布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章永乐今年6月26日应邀为法律与公共政策方向2021届毕业生做的毕业致辞。他将学生个人的历程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结合风云变幻的国际秩序,对毕业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诚挚的祝福。“愿重逢之时的你,仍然内心滚烫,如同我们经历苦难、却始终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的少年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章永乐,浙江乐清人,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政治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大学全球中国研究中心国际研究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曾为德国柏林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2014-2015年)。

  章永乐着有《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初版,2016年第二版)及《万国竞争:康有为与维也纳体系的衰变》(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近期还着有新书《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此外,他还是直面“中国问题”的畅销书《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作者之一。

  章永乐在致辞中将自己和北大的渊源与大时代的起伏相联系,并表示:“从新冠元年到新冠二年,在经历过情感的大起大落之后,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种‘新常态’:中国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安全岛,是全人类对抗新冠病毒的最大的兵工厂和物资生产基地。”

  在致辞中,章永乐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疑问:在历史的河流拐弯的时候,你们正在北大念书,碰上了一群克服了种种侥幸心理,直面历史河流的波涛汹涌的老师,一起思考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许多貌似高大上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对中国实践的解释如同隔靴搔痒,对中国走向的预测错误百出?为什么中国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却难以扭转西方舆论界对我们的成见?这些思考的前沿性,我想你很快会在工作岗位上感受到。而你们的毕业论文选题,有许多也是相当前沿的,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

  章永乐表示:在求职的过程之中,我相信大家也经历了种种忐忑和焦虑。虽然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成绩如此骄人,但我们的经济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同时也受到美国启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影响。许多就业机会消失了。许多原本会在国外就业的人,现在也回来找工作;大量原本申请出国留学的人,现在选择在国内就读。无论是就业市场还是升学体系,一下子变得很拥挤。新科技的运用带来社会关系的转变,也给劳动者带来了许多新的压力。许多青年一方面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这两种情感表达都同样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