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开创香港新纪元的战略部署
来源:大公报 作者:杨坚(资深评论员)
从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施行,到2021年6月25日特区第五届政府政务司司长等主要官员更替,一年时间,中央既有条不紊又十分紧凑地实施了开创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纪元的一系列战略部署。
施行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属于制度层面建设。前者是堵塞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漏洞,防止和打击外部势力操纵香港本地“拒中抗共”政治势力颠覆特区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分裂国家。后者是阻止外部势力操纵香港本地“拒中抗共”政治势力经选举篡夺香港管治权。两项制度建设是开创香港新纪元的必要条件,但还不足够。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邓中华6月18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2021年年会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不能以为修改完善了选举制度,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自动地把反中乱港分子拒之门外了。任何制度都要靠人去实施,修改完善后的选举制度能否真正落地生根,达到让反中乱港分子出局的功效,还有赖于选举制度的执行者以及社会民众能否有效地甄别谁是真正的爱国者,能否把那些披着爱国者外衣的‘潜伏者’‘伪装者’一一剔除出去,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九七前,港英从制度和人事两方面精心部署以对抗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前者最重要的是匆匆在香港开始推行代议政制,企图按照“路径依赖”的逻辑,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设定方向和目标;后者最重要的是推行“居英权计划”,网罗香港相当级别的公务员和社会各界精英。
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能够阻止众所周知的“拒中抗共”政治团体的首脑和骨干分子混入特区立法会,但是,不能确保所有立法会议员都是真正爱国者,更不能把特区建制中披着爱国者外衣的“潜伏者”“伪装者”剔除出去。所以,还必须完善特区管治班子。
持续逾一年的“黑色暴乱”,不仅充分暴露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着法律漏洞,不仅充分暴露伦敦推行代议政制的险恶用心,而且充分暴露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架构中,身处重要岗位、掌握重要权力、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不全是坚定的爱国者。必须指出,特区现届政府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是正确的。不肯定这一点,就是为美英等西方若干国家指挥香港“拒中抗共”政治势力“反修例”,进而发动“黑色暴乱”提供借口。必须批评的,是特区建制中一些人面对“反修例”和“黑色暴乱”,无原则地退让甚至姑息养奸。
“烈火见真金”。特区保安局和警方坚定而勇敢地站到了抗击“黑色暴乱”最前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今年2月22日在全国港澳研究会主办的研讨会上指出:“权力与责任是相匹配的。世界上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不对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在政治立场和道德操守上提出比一般民众更高的要求?”他并强调,对于香港特区肩负重要管治责任的人士来说,理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三是胸怀“国之大者”;四是精诚团结。
我理解,6月25日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变动,便是坚决贯彻对特区管治班子的上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