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委专访:宽运法师谈香港须有大格局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法师(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9月13日电(记者 张心怡)“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方乃得成。”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法师近日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需要有世界格局,需要融入内地发展,更需要港人共同努力。他亦强调,国家好,香港就好,国家与香港相依以存,相拥而暖。

  “任何事都是应运而生。佛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宽运法师谈到,香港经历社会事件后,为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央政府主动出手,出台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社会各界亦痛定思痛。“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大家都希望生活安定,各行各业行自己本份之事。国安法出台后社会没有反对声音,充分说明社会事件已经让人们内心感到厌倦。”他亦指出,新的选举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除全国政协、人大外还产生了很多新界别,令整个香港更加民主,大家对新选制充满期待。

  宽运法师表示,“新选制好,爱国者能”,参政者要有所担当。很多人讲“我愿担当”、“我肯担当”,但这并不够,一定要“能担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相信香港回归祖国24年,很多爱国者都准备好了。

  谈及“爱国者治港”,宽运法师说,佛陀本身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佛陀曾经为保卫祖国免受琉璃王侵略,在琉璃王军队必经道路的一棵枯树下静坐。琉璃王对佛陀说:“佛陀,那边有枝叶繁茂的大树,为何不坐到那里去乘凉,却在这枯树下静坐?”佛陀说:“树荫不及祖荫厚”,意思是,自己的国家都快被灭亡,还有什么荫凉能比得上祖国和亲祖的荫凉。此外,佛教有“上报四重恩”,即佛祖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也体现了爱国。

  “眼睛是拿来看的,耳朵是拿来听的。谁是爱国者?谁有能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宽运法师希望每一位选委都能擦亮眼睛,用手中神圣的一票选出真正对香港好、对国家好的管治者。相依以存,相拥而暖。国家与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唇齿相依,国家好,香港就好。

宽运法师接受中评社采访(中评社 张心怡摄)

  香港曾是“亚洲四小龙”、“东方之珠”,拥有辉煌的过去。宽运法师提到,上世纪80年代,香港GDP占内地的四分之一,而现在国家迅速发展,毗邻的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已经蜕变为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GDP在近几年也超越了香港。他认为,近些年来因过分搞政治,香港的经济发展有所滞后,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

  “我有参与到国家政治体制中,国家每五年有规划,每年两会又有修正。香港也应该有长远的规划。”宽运法师提出,香港应取长补短,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学习内地的长处。国家正在推动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全球布局,内地很多年轻人都有国际视野,香港人不能将自己局限于10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不能局限于律师、工程师、会计师等职业。“上等人讲格局,中等人讲做事,下等人讲是非。香港人想要做上等人首先要有大格局,不仅要有香港格局,还要有国家格局,更要有世界格局。” 

  提及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宽运法师指出,特区政府的当务之急是解决诸多民生问题,让贫富差距缩小,令大家享受富裕的成果。他表示,内地扶贫工作经过短短一段时间就达到整体相对脱贫,这么大的国家都可以做到,香港作为一个如此富裕的地方,为什么做不到?香港的人均财富在全世界排11位,但幸福指数排到近70多位。

  宽运法师说,佛教“六和精神”中提到“利和同均”,虽然现在强调是按劳分配,但香港不应该有劏房、棺材屋。香港不是没有土地,1050万平公里土地只开发了26%左右。虽然环保非常重要,但其中应该有平衡,如果市民都没有地方居住,就不能过分强调环保。中国人都讲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为中庸。“六和精神”中还包括“见和同解”,即思想统一、制度同步。新选举制度下每个人的思想还需统一,要用制度进行保障,要有利益驱动。”宽运法师认为,当下香港社会非常需要“六和精神”。“落过雨的地更结实”,只要制度完善,选贤任能,香港定可再出发。

宽运法师在西方寺接受采访(中评社 张心怡摄)

 

  至于如何深化港人的国家认同,宽运法师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幼稚园开始,再到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和整个社会,而整个过程要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人都要有信仰,有信仰就有根。我们都是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种血浓于水的情怀,大家应该永远记住。” 

  宽运法师原籍辽宁省喀左县,1983年南下来港,1986年于永惺老和尚座下剃度出家,为天台宗第四十六代传人,同年8月受具足戒。2007年3月10日升座西方寺第二任方丈。此后长期致力弘法、文化、教育、慈善事业之推动,卓然有成。现任公职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辽宁省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顾问;中国辽宁省朝阳市佑顺寺住持、西澳菩提寺住持、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会主席、东林念佛堂住持、观音讲堂住持、中华佛教文化院执行院长、佛教东林安老院院长、佛教菩提护理安老院院监、香港菩提出版社社长等。近年着有《大悲观世音菩萨》、《因缘集世间》、《何去何从》、《莲宗历代祖师传略》、《大方广佛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神秘佛国──不丹之旅》、《喜悦人生》、《清凉菩提》、《欢喜学佛.快乐修行》、《菩提心灯.照亮人生》(上、下)、《〈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佛说玉耶女经〉与幸福家庭之道》、《〈善生经〉伦理思想与幸福家庭之道》、《〈佛说孛经〉与为人处世之道》等书。

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法师(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9月13日电(记者 张心怡)“三千大千世界,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成就,以无量缘、无量事,方乃得成。”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宽运法师近日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香港需要有世界格局,需要融入内地发展,更需要港人共同努力。他亦强调,国家好,香港就好,国家与香港相依以存,相拥而暖。

  “任何事都是应运而生。佛教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宽运法师谈到,香港经历社会事件后,为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中央政府主动出手,出台国安法、完善选举制度,社会各界亦痛定思痛。“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大家都希望生活安定,各行各业行自己本份之事。国安法出台后社会没有反对声音,充分说明社会事件已经让人们内心感到厌倦。”他亦指出,新的选举制度具有广泛代表性,除全国政协、人大外还产生了很多新界别,令整个香港更加民主,大家对新选制充满期待。

  宽运法师表示,“新选制好,爱国者能”,参政者要有所担当。很多人讲“我愿担当”、“我肯担当”,但这并不够,一定要“能担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相信香港回归祖国24年,很多爱国者都准备好了。

  谈及“爱国者治港”,宽运法师说,佛陀本身就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佛陀曾经为保卫祖国免受琉璃王侵略,在琉璃王军队必经道路的一棵枯树下静坐。琉璃王对佛陀说:“佛陀,那边有枝叶繁茂的大树,为何不坐到那里去乘凉,却在这枯树下静坐?”佛陀说:“树荫不及祖荫厚”,意思是,自己的国家都快被灭亡,还有什么荫凉能比得上祖国和亲祖的荫凉。此外,佛教有“上报四重恩”,即佛祖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也体现了爱国。

  “眼睛是拿来看的,耳朵是拿来听的。谁是爱国者?谁有能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宽运法师希望每一位选委都能擦亮眼睛,用手中神圣的一票选出真正对香港好、对国家好的管治者。相依以存,相拥而暖。国家与香港一直以来都是唇齿相依,国家好,香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