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出舱利器大揭秘

  中评社北京7月13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时间7月4日14时57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整个出舱活动历时约7小时,牵动人心。

  百变金刚“中国臂”究竟神奇在哪儿

  当天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11时02分,刘伯明、汤洪波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在此次出舱任务中,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首次托举刘伯明到指定位置圆满完成出舱操作,抬升天和核心舱舱外全景相机的位置,并验证了机械臂的大范围转移能力。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是目前我国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这条被称作百变金刚的“中国臂”,自从上了天就备受关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机械臂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梁常春说,核心舱机械臂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其主要承担舱段转位、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八大类在轨任务,为航天员出舱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据他介绍,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是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其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一共7个关节,每个关节对应一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在这次出舱任务中,3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作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