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科技成果为水安全保驾护航
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建成后是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当世人目光集中到金沙江下游时,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数千里之外的南京,还有一座1:50的“小白鹤滩水电站”。
从2010年以来,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南科院)的科技人员在此做了数不清的实验,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建成经得起时间和实践考验的世界级大坝。
智慧水利守护江河安澜
水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敏感。我国水资源和旱涝问题严峻,又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区域水资源和旱涝事件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变化、将来会怎样变化、如何应对等四大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水安全保障领域亟待解决的前沿和难点问题。
“我们开展了基于分离耦合途径的区域水资源自然灾害机理研究,解决多因子驱动影响水资源变化和污染灾害变化的非线性难题。”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
这一研究不仅阐明了千年和百年尺度黄淮海地区旱涝事件演变规律,又回答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变化”以及“如何应对”等问题,该成果已被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采纳,并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