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 正式接收北京冬奥会国际广播中心

  中评社北京7月7日电/据北京日报报道,“还有一分钟”“还有30秒”……“5,4,3,2,1”。“北京冬奥会国际广播中心交付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签字仪式现在开始!”7月4日,仪式主持人、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部长徐济成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前的广场宣布。在他背后的LED大屏上,是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首席执行官雅尼斯等几位官员的画面,这些画面是从设在东京的会场投射到北京会场的。

  这并不是一次煞有其事的作秀,可以把它看做一次演练。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OBS每次同北京的会议都是这样按照严谨的程序进行,这不仅是OBS在历届奥运会转播取得成功的法宝,也是与北京组委会方面合作越来越默契的基础。

  “今天我们正式接收的北京冬奥会国际广播中心这一创新、可持续、美观的设施建筑,标志着我们在冬奥会主办城市运行工作的正式开始。”雅尼斯说。

  从IBC、MPC整合到MMC

  通常公众对这几个缩写不是很了解。在历届夏冬奥运会中,供广播电视机构工作的新闻中心称国际转播中心,也就是IBC。供其他媒体工作的新闻中心称为主新闻中心MPC。北京冬奥会正式把两个中心合二为一,称为主媒体中心MMC。

  “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两个中心合并将共享三分之一的空间,节省了大约2.8万平方米的面积。通过使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设备,避免了重复设置。”徐济成说,“不仅如此,MMC还可以加强不同类型媒体记者的沟通交流和分享信息,同时提高传播和报道的效率。”

  北京冬奥会转播将采用很多新技术,比如云转播,多栏目多角度,除了服务传统的电视转播之外,更适合社交媒体的传播,这也对北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徐济成认为,北京冬奥会把MMC放到国家会展中心二期有三大亮点。除了上述说的两中心整合。再有就是规划建设达41万平方米的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工程并没有完工,用作北京冬奥会MMC的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还将继续施工。这样做高度契合了国际奥委会提出的奥运会促进举办城市发展的主张,也符合北京冬奥组委节俭办奥、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场馆综合利用的理念。第三,北京冬奥会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筹办奥运会的模式,不仅给世界发达国家城市起到借鉴作用,也给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模板,让更多的国家有能力办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