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业务加速扩容

  中评社北京6月30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内绿色金融体系加速发展和完善。7月1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将正式实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将正式被纳入业务评价体系。

  业内认为,这将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在政策引导下,未来国内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记者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进一步研究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标准的统一,强化对全国碳市场建设的金融支持,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和市场环境。

  绿色债券纳入评价体系

  7月1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下称《评价方案》)将正式实施,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业务正式纳入考核业务覆盖范围。

  根据《评价方案》,绿色金融评价工作将每季度开展一次,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定量指标包括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总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总额占比四项;定性指标包括执行国家及地方绿色金融政策情况、机构绿色金融制度制定及评价实施情况、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情况三项,分别占30%、40%、30%的权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评价方案》将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实现。评价体系弥补了规则制度短板,主要在于约束金融机构主体行为,做到既推进绿色金融加快发展,又实现绿色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