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南向通指日可待
首先,在北向通运行良好的基础上,启动南向通的时机日趋成熟。2017年启动北向通,按照当时的部署,先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先开展北向通,积累经验,适时扩展到南向通。北向通平稳运行已近四年,外资流入境内规模持续增加,已成为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市的重要渠道。
其次,推出南向通是境内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需要。随着外资流入境内的规模逐渐增加,外汇储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债券端以流入为主,一定程度也增加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正常的资本流动应该是双向的,所以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打通资金流出的渠道、平衡跨境资金流的需求逐渐显现。
一、设计思路及可能安排
南向通与人民币国际化及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整体部署息息相关,从制度安排上既要有利于境内投资者、境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也要允许境内投资者自主选择具体的交易结算安排,构建一个便捷可控的“走出去”通道。
笔者认为,南向通的设计思路可能有两方面的重要考量:
1、南向通作为债市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北向通呈现对称关系,其中一些制度性安排将保持一致性及可参考性。北向通依托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投资人不需要跨境开户,不改变交易习惯就可以参与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来。从效果来看,这种机制已经得到验证,给投资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是极具生命力的。我们考虑这种成功的经验在南向通中可以继续沿用。此外,要考虑到允许投资者自主选择具体的交易安排,不排除会保留现有的一些对外投资渠道,供投资者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