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医院里的神医妙手
近日,记者走进故宫文物医院,走近医院里的那些神医妙手。
中西医结合创造奇迹
记者走进文物医院书画修复组时,一位年轻人正在用一张当代书法作品练习修复技艺,科长杨泽华在一旁指导。
杨泽华,国家级非遗项目“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1985年进入书画修复科,主持修复了大量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文物、中国驻外使馆藏书画文物,以及地方博物馆藏书画文物。
说起自己修复过的古书画,杨泽华感受最深的是倦勤斋的通景画。他认为,这是古书画修复第一次真正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实践。倦勤斋位于故宫乾隆花园的东北角,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这张通景画类似于当下的“三维立体绘画”,由屋顶及墙壁的22张单独的画幅拼接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修复前,经过包括实验室等多科室的医生会诊,这张通景画已病入膏肓:每张画都尺幅巨大,且每张画之间的画意都互相连贯;西式画法使得画面颜色层厚重,且年久失去胶性而极易掉色,绢本质地脆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