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回望百年红色风华
两部电影用真挚的艺术创作,探寻共产党人矢志救国的“心灵原动力”,传递革命者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多角度呈现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故事
百年前的中国风雨飘摇,却因为有着这样一群为信仰为革命、为国家为民族奉献出光和热、鲜血与生命的青年共产党人,让中华民族最终被光照亮。
《革命者》以李大钊被执刑前的生命倒计时作为时间线索,多时空辐射出他积极探索救国之路的热血历程。《1921》讲述了从五四运动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再到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们相聚上海,参加中共一大会议见证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不论是以典型人物勾勒英雄群像,抑或是以时间节点映衬时代主题,两部电影均聚焦了百年前那段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革命史诗,展现出建党初期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政党、青春之中国的担当。
观看《革命者》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李欣表示:“以往对李大钊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课本中,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有人情味的伟人形象。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既有游行队伍前的慷慨激昂、被捕入狱后的坦然从容,也有市井街巷中的谈天说地、灯火可亲里的柔软温情。”透过家人、学生、朋友、普通百姓等人物视角,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革命者形象逐渐丰满。
角色质感的形塑离不开细节的把握和渲染。在《革命者》中,面对绞刑,年轻的革命者们没有惧怕,反而以谈笑风生的方式,在剃头时调侃“给我剪个五五分呗”“我下辈子还要找个媳妇儿呢”。《革命者》导演徐展雄说:“电影在刻画革命先驱英勇就义前的情景时,采用了更细腻、更接地气的表演方式去还原那份不畏牺牲的英勇气概。”这种生活化的具体表达,反而强化了革命先驱不屈不挠的英雄形象。因为从平凡中来、从真实中来,所以人物更显生动,精神更觉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