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驶上富民兴藏新天路
6月25日上午,D2021次“复兴号”列车从拉萨首发驶向林芝,标志着拉萨至林芝铁路(拉林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又一条新天路横亘在雪域高原,彻底结束了藏东南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为富民兴藏注入了崭新活力。
挑战极限的攻坚之路
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南谷地,90%以上的线路走行于海拔3000米以上,沿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前行。沿线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2500米,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石头像炮弹一样飞”。要想建成拉林铁路,就必须要打通埋深2000米、全长13公里的巴玉隧道。据中铁二院负责拉林铁路项目设计的何娘者介绍,这条全长13073米的隧道是世界上首条重度岩爆铁路隧道,岩爆段占隧道总长的94%,岩爆发生的强度大、频率高。
在巴玉隧道建设过程中,一个工作面的人员大约在100~120人左右。在内地一个开挖工序约需14人,而在这里需要20人。隧道内高温高湿,工人体感温度在45摄氏度左右,就像进了桑拿房一样。为此,建设团队在洞外建了两座制冰站,一天可以产冰20吨,冰块送进作业面,工人在缺氧、难以忍受炎热时,就趴在冰块上降温。因为条件实在艰苦,在巴玉隧道修建的六年时间里,光工人班组就换了六支队伍。
何娘者说,拉林铁路在建设过程中经过了几个地貌单元,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铁路建设者集成运用我国铁路建设实践经验,对“强岩爆、高地温、冰碛层、风积沙、大变形”等工程难题进行攻关,安全优质建成了47座隧道、121座桥梁。其中包括国内最大埋深的巴玉隧道、世界上罕见的高地温桑珠岭隧道和创高海拔、大跨度世界第一的藏木雅鲁藏布江特大桥等,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