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勤:《苹果日报》祸港多时 终有恶报

  中评社香港6月23日电/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在大公文汇发表评论文章,虽然基本法保障言论、新闻及出版自由,但这种保障不是完全无限的,而是建基于尊重自由而不滥用自由。多年来,壹传媒及《苹果日报》就是滥用自由作出不负责任的、虚假的报道,煽动揽炒、美化黑暴、充当外国势力的喉舌,长期鼓吹反对中央和“一国两制”,并以暴力和色情哗众取宠,荼毒年轻人,多次冲击新闻自由的底线,其为求销量而不择手段的报道方式早已恶名远播。被《苹果日报》伤害过的团体、公司和市民为数不少,《苹果日报》的存在和运作等同将社会长期置于危险之中。据悉《苹果日报》因为多名高层涉触犯香港国安法被捕,以及因资产被冻结而陷入财困等一系列问题,气数将尽。不仁不义的传媒机构最终惨淡收场,真可谓恶有恶报,咎由自取。

  公正持平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苹果日报》长期充当反中乱港分子的喉舌,曾经刊登戴耀廷所谓“违法达义”的文章,包括恶名昭彰的“揽炒十步曲”,图谋令反对派于立法会占据过半数议席来胁迫中央,为一场夺权阴谋打响头炮;其后置香港社会的死活于不顾,煽动全港“三罢”,鼓吹心智未成熟的年轻人上街暴动,并大肆抹黑维持治安的警员。年轻人在《苹果日报》等反对派媒体的荼毒和洗脑下,失去理智地在街上破坏和袭警,企图摧毁繁荣稳定及葬送“一国两制”。对于为社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苹果日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化犯罪 混淆是非

  《苹果日报》最严重的过错就是美化犯罪。2016年旺角暴动,发起暴动的“港独”分子梁天琦被裁定暴动罪罪成后,《苹果日报》以歌颂英雄的方式去报道梁天琦被定罪的新闻,此举完全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并为美化犯罪拉开了序幕。及后黑暴期间称暴徒为“义士”、“勇武”,又以“火魔法师”来美化投掷燃烧弹袭警及纵火焚烧商店的暴徒。更离谱的是,当黑暴占领及摧毁中文大学、理工大学等多个香港的大学校园,《苹果日报》却称之为“港大学保卫战”,更以“浴血”来称呼警方的执法清场行动,用字极具煽动性。事实上,有暴徒用弓箭射伤警员,浴血的是警员而不是暴徒;反而警方在整个清场行动中表现既专业又克制,没有造成任何人士受伤,但《苹果日报》这种极度偏颇的媒体当然不会如实报道。

  冲击宪制 道德沦丧

  《苹果日报》的罪过罄竹难书。除了美化犯罪,还有散播和炒作“831打死人”、“新屋岭强奸”、“爆眼女事件”等假新闻,挑起市民仇视警察。其实,《苹果日报》早于1998年报道“陈健康事件”时,就曾经发生其记者付钱制造假新闻的前科,后来黎智英要在头版刊登全版公开道歉启事。还有《苹果日报》用钱买下歌手许志安与女艺人黄心颖在的士的亲密举动偷拍录像,事件无关公众利益,变相鼓吹偷拍和公开他人私生活的风气,涉嫌触犯《私隐条例》。

  从一开始,《苹果日报》就道德沦丧,胡作非为,多次触碰国家安全的红线,其基金涉拨款支持黑暴,假慈善之名行撑暴之实,引来各界的批评。《苹果日报》不单只有制造假新闻等劣迹,最根本的问题是它不认同特区的宪制地位、公然同法治对着干,是“一国两制”和繁荣稳定的威胁。如今《苹果日报》终于走到末路,社会终于可以清除这个害人不浅的毒瘤,社稷幸甚,香港幸甚!   中评社香港6月23日电/立法会议员陈克勤在大公文汇发表评论文章,虽然基本法保障言论、新闻及出版自由,但这种保障不是完全无限的,而是建基于尊重自由而不滥用自由。多年来,壹传媒及《苹果日报》就是滥用自由作出不负责任的、虚假的报道,煽动揽炒、美化黑暴、充当外国势力的喉舌,长期鼓吹反对中央和“一国两制”,并以暴力和色情哗众取宠,荼毒年轻人,多次冲击新闻自由的底线,其为求销量而不择手段的报道方式早已恶名远播。被《苹果日报》伤害过的团体、公司和市民为数不少,《苹果日报》的存在和运作等同将社会长期置于危险之中。据悉《苹果日报》因为多名高层涉触犯香港国安法被捕,以及因资产被冻结而陷入财困等一系列问题,气数将尽。不仁不义的传媒机构最终惨淡收场,真可谓恶有恶报,咎由自取。

  公正持平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但《苹果日报》长期充当反中乱港分子的喉舌,曾经刊登戴耀廷所谓“违法达义”的文章,包括恶名昭彰的“揽炒十步曲”,图谋令反对派于立法会占据过半数议席来胁迫中央,为一场夺权阴谋打响头炮;其后置香港社会的死活于不顾,煽动全港“三罢”,鼓吹心智未成熟的年轻人上街暴动,并大肆抹黑维持治安的警员。年轻人在《苹果日报》等反对派媒体的荼毒和洗脑下,失去理智地在街上破坏和袭警,企图摧毁繁荣稳定及葬送“一国两制”。对于为社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苹果日报》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