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防疫传奇
中评社╱题:台湾的防疫传奇 作者:张麟征(台湾),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
【摘要】疫情爆发之初防疫表现不俗,台湾就自以为防疫措施世界第一,听不进任何善意建言。疫情逆转,国际媒体一片謿讽,彭博新闻指出“自满攻破了台湾边境管制”,一语中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大瘟疫,台湾防疫工作以名列前茅开局,中途却落到挂车尾,未来如何还有待观察,其中缘由值得探索。
一、台湾防疫中的政治因素
以台湾的医疗水平,应对新冠肺炎,袛要找个有公卫背景的合格人选,出任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借镜处理SARS的经验,做好疫情预防与管控工作,控制疫情应该虽不中亦不远矣。可惜的是台湾政府处理任何问题都摆不脱几重考虑:一是颜色亲疏,二是意识形态,三是政党及个人利益。即便事关人民生命,也是如此。
因此,能担任“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的人选,必须是与蔡英文心意相通、关系密切的人。卫服部长陈时中的出线,并不令人意外。陈时中牙医出身,没有公卫背景,与蔡英文的关系始自2000年大选,当时他号召200位牙医加入民进党,力挺蔡英文。2011年他又担任蔡英文医界后援会总干事。更有进者,他父亲陈棋炎是蔡英文台大法律系老师。
没有公卫背景的陈时中能否胜任防疫重责,令人担心。疫情爆发初期陈时中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下令边境管制,立即断绝武汉航班往来,阻挡病毒输入;实施入境检疫,居家隔离;要求台湾人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等,都算合理。其实以台湾的海岛环境,人民配合度又高,管制相对容易。早期防疫效果不错,台湾颇以为傲。但不久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是意识形态介入。在解决滞留武汉地区台籍人士回台问题时,第一次航班顺利达成任务。其后航班安排指挥中心便以种种理由刁难,并与陆委会陈明通唱双簧,力阻陆籍配偶前段婚姻的年幼子女(后被称小明们)随父母返台。陈时中甚至说“谁叫他们选择了那个国籍”,把政治放在人道考虑前面。在大陆疫情紧急、欠缺医疗物资、日韩等国都在大力援陆时,陈时中却下令禁止台湾人寄赠口罩、棉棒、防护用品等给大陆。之后无论是在病毒名称、病毒溯源、疫苗采购上,意识形态的影响都挥之不去。
再次是藉新冠疫情推动“防疫外交”,积极争取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大会。2020年台湾与世卫关系搞到翻脸,首先是台湾邀功,自称曾于2019年12月31日去函世卫,告以武汉非典型肺炎可能“人传人”,但被世卫否认。世卫说台湾信上袛提到有非典型肺炎病人被隔离治疗(cases have been isolated for treatment),并无“人传人”字眼,陈时中十分不满。台湾推动参与WHA企图一再受挫,原本就不满谭德塞,被揭穿硬拗“人传人”事件后,台湾政府放任所豢养的1450网军,在媒体上辱骂谭德塞,极尽尖酸刻薄,还特别在肤色上做文章,谭德塞气得在去年4月世卫记者会上,飙骂台湾长达3分钟之久。美国疫情爆发后,台湾政府更与川普唱和,种种反中炒作,被大陆斥为“以疫谋独”,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二、“佛系”防疫政策
疫灾爆发之初,台湾运气特别好,除零星确诊死亡外,去年4到12月都能维持本土零病例。其间虽也出现境外移入病例,少数社区感染,但靠着隔离措施,最后都清零了。人民生活如常,国际媒体赞许有加,防疫总指挥陈时中更被追捧为神。
其实台湾防疫政策堪称“佛系”,基本上靠人民自觉自制。政府并没严谨看待防疫工作,许多措施都袛做个形式。防疫有几个重点,放诸四海皆宜,那就是:一,对入境旅客或境内疑似感染区域实施快筛普筛,PCR核酸检测,阻绝病毒;二,旅客入境后确实做好隔离管制,严防病毒扩散;三,普及疫苗注射,保护人民不受病毒侵袭,或降低感染后的毒性。这三者任何一项做不好,都会影响到疫情控制。
世卫在去年2月就建议,要为入境旅客、有感染可能者做快筛普筛与PCR核酸检测,副总统陈建仁也主张做,认为这属于“超前部署”,台湾医疗专家更三番五次建议,可惜都未被指挥中心接纳。陈时中认为这些筛检准确性有问题,伪阴伪阳情况太多,并不准确,费钱费事。他认为隔离就已足够。
诺福特事件引爆北市万华社区感染后,台北市长柯文哲决定不再甩指挥中心立场,自行在北市重点地区设立快筛站,进行普筛,结果筛检出700例左右确诊。新北市与其他县市因此跟进,陈时中这时才稍微做了些调整。Delta病毒扩散后,陈时中也袛针对7个Delta病毒严重国家的来台旅客,进行筛检与PCR核酸检测,对其他地区来台的旅客仍然拒绝普筛与核酸检测。比较大规模的筛检与核酸检测,是在几个北市市场爆发疫情后才采取。
至于隔离,也很松散。指挥中心要求来台旅客在隔离旅馆,或有独用套间的家中隔离两周。隔离完再自我管理一周。其实从下机到住进隔离旅馆或自家套房,其间处处防疫漏洞。譬如机场无专人导引旅客,后者乱填隔离地址,甚至袛是民宿,自行离去,不搭防疫交通工具等,都无人知晓。如秘鲁回台Delta病毒的带原者选择居家隔离,家住台中,却跑到屏东娘家隔离,因倒垃圾,与邻居在院外寒暄将病毒传给了邻居,以致一发不可控制。在无严格管理配套措施下,隔离的防疫作用自然漏洞多多。
三、防疫神话的破灭
这种半吊子防疫早晚会出事。当陈时中挟防疫成绩,于今年5月13日投书英国“金融早报”,夸夸其谈地说,台湾愿意为全球建立卫生体系,话音未落,台湾疫情忽然炸锅。其实5月10日台湾疫情开始升高,确诊由每天数例、数十例,升高到几百例,死亡人数也由个位数上升到十位数,双北市沦为重灾区,然后蔓延到其他县市。5月15日双北市宣布启动三级管制,其他地区跟进。原定管制到6月14日,但情势未见缓和,一延再延,延到7月26日,各地疫情程度不同,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微解封。
巴菲特曾说,潮水退了就知道谁在裸泳。借用这个逻辑,疫情溃堤就可知道防疫出了问题。5月中旬台湾防疫神话破灭,防疫破口源自草率缩短机师隔离管制3+11天的决策,华航机师在桃园诺福特饭店群聚感染,诺福特饭店未做旅客分流,引起万华茶室群聚、宜兰群聚等事件。霎时间,病毒四处流窜。
蔡政府在防疫问题上,花了大把纾困预算做大外宣与大内宣,自夸自满,大部分人也信以为真。疫情升高后,需要用到各种医疗物资时,社会大众才骇然发现,防疫中心一年多来都忙着玩“疫情外交”,怠忽职守,不作为,赌运气。不做快筛普筛及PCR核酸检测,是因为防疫中心根本没有购买这些防疫物资;至于疫苗,防疫中心购买的当然也大大不足。
陈时中宣称购买了1,000万剂AZ,505万剂MODERNA,从COVAX平台分得476万剂AZ。但订购得太晚,疫情升高时,实际到货量仅100万剂左右。在BNT疫苗采购上,陈时中推三阻四,不断放话影射大陆从中作梗,其实是台湾在搞意识形态。台湾2,350万人,至少要4,000万剂疫苗才勉强够用。最初订购的近2,000万剂即使全部到货也不足,但蔡政府对增购外国疫苗却始终按兵不动。民众当然要问,说好的“超前部署”呢?是鬼话吗?难怪彭博、时代杂志等国际媒体嘲笑台湾防疫袛是“吹牛”。
四、疫苗故事:以疫谋独或以疫谋财?
疫情扩散,消除COVIC-19病毒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疫苗上。蔡英文的前行政院长林全,下台后做了东洋制药公司董事长,他倒是有远见,超前部署,去年10月就成功通过上海复星医药公司,洽购到了3,000万剂BNT。但此笔交易最终破局,原因:一是受制于意识形态,蔡不愿接受上海复星公司的代理权;二是党内有人想从中牟利,在价钱上带帽子;三是有人一心想扶植本土疫苗捞钱。
自去年2月迄今,台湾政府先后通过四次纾困预算,计第一次600亿元新台币(2020/02/25),第二次1兆零500亿(2020/04/02),第三次2,099.47亿(2020/10/23),第四次8,400亿(2021/05/31),共2.16兆,内含购买疫苗及辅助国内厂商研发预算。这个纾困预算金额庞大得吓死人,买足疫苗,政府当然责无旁贷,但防疫中心却无所作为,人民怎么办?
看不下去这些乱象,5月23日郭台铭跳出来称捐赠500万剂BNT,接着佛光山称愿捐50万剂娇生,张亚中称大陆民间愿捐500万剂BNT、500万剂大陆疫苗。由于疫苗使用后衍生责任需要政府承担,所以私人购买国外疫苗,需获政府授权。总统府虽然表面说欢迎各方捐赠,实则不想接受,一直以行政程序拖延授权。
为什么连民间捐赠疫苗,政府也要推三阻四呢?因为蔡英文不想让国外疫苗排挤了她所扶植的本土疫苗施打空间。蔡政府去年就辅助台湾的两大药厂,高端与联亚发展本土疫苗。这两家药厂与绿营关系非浅,与美国也有牵连。特别是联亚,盛传与美国黑水公司关系密切,原料技术都由黑水公司提供,台湾袛做试验、生产而已。其中的利益与政治考量为何,有颇多遐想空间。
蔡政府去年即要求两家药厂在做第2期试验时,将人数增加到3,800人,2期试验预计在今年6月解盲通过,不做3期临床试验,直接由政府给予紧急使用授权,7月投入施打。这简直就是“预知疫苗研发纪事”!这是为何日本捐赠AZ时,台湾政府说袛要百万剂应急,7月就有自家疫苗可用的原因。
更离奇的是蔡政府在高端与联亚第2期试验都未解盲时,就在5月28日与两家药厂,以每剂881元高价签下各购买500万剂,共1,000万剂疫苗契约。购价高于AZ 10倍以上,也远高于BNT、娇生、NOVAVAX价格,袛有MODERNA的价格幅差较宽,在25-37美元间,差堪比拟。新闻揭晓后舆论哗然。
在蔡英文宣称7月施打高端与联亚疫苗时,疫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委员,也是中研院院士的陈培哲教授辞职表态反对,认为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专业及医学伦理。为杜悠悠众口,蔡政府创造“免疫桥接”说法,称其可取代3期试验,但未获国内外支持。而疫苗审查委员即使更换了一半,即8位,但在舆论监督下,新委员放行这两款疫苗难道不怕清议?不怕司法调查吗?
扶植研发本土疫苗并无不对,但要照规矩来,研发需要时间,疫情扩散却不等人,政府此时该做的应当是穷尽一切手段,先行进口足够外国合格疫苗,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蔡英文不此之图,反强迫台湾人去做这些本土药厂3期试验的白老鼠,要说其中没有猫腻,其谁能信?大陆批评台湾防疫是“以疫谋独”,台湾人倒觉得更像“以疫谋财”,甚至“害命”。
这些倒行逆施让蔡英文民调大跌。依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蔡英文支持度从3月的58%下滑到6月23日的43.2%,不支持度从27%上升到44.5%,越过死亡交叉。民进党的支持度也跌到5年来最低,袛剩22.6%。TVBS 6月10日民调蔡英文支持度更袛剩35%,不支持度达57%。如果疫苗问题再与民意死杠,袛怕会死得很难看。
拖了25天,6月18日蔡英文被迫在总统府接见郭台铭,还拉了台积电的刘德音做垫背。府方解释台积电也要捐赠500万剂BNT,政府会一并放行,后来慈济的捐赠也搭了顺风车。但对佛光山、张亚中、国民党的捐赠则未回应。疫苗捐赠所以峰回路转,原因有二:一,舆论压力挡不住;二,藉放行捐赠拉抬蔡英文民调。台积电则在捐赠中做了蔡英文的棋子,冲销了郭台铭的风头。
五、防疫政策可检讨处
台湾从世人眼中的防疫模范生,一夕变成补考生,确诊与死亡率双高,靠他国施舍疫苗救急,反差实在太大。考量到蔡英文在遏制中国政策中之地位,美日不得不紧急驰援。6月11日日本运来了124万剂AZ,这是蔡英文的外交成绩。20日美国运来250万剂MODERNA,却是台积电向美国商务部要来的。后者所以应允是怕疫情波及台积电等高科技业,损及美国利益。日本7月又追加赠送113万剂AZ。
6月15日起接种AZ疫苗,7 月1日起接种MODERNA。到7月5日,接种者约为251.88万人,其中打AZ者195.55万人,打MODERNA者56.33万人。确诊共15,061人,死亡689人,因打AZ疫苗后死亡者达304人,打MODERNA死亡者2人。致死率4.9%,远高于国外0.7%-2.0%的水平。是因为确诊有黑数未揭露造成致死率过高?或日本捐赠的未经世卫紧急授权的AZ疫苗品质有问题?不得而知。现有疫苗远远不够,民众怕将来被迫打本土疫苗,纷纷抢打“残剂”,为此奔跑摔跤,令人唏嘘。
在疫苗采购上,大陆国台办一再表示愿意帮忙,5月中曾呼吁“希望岛内能去除人为政治障碍”,但陆委会却回应“不必假好心”。6月国台办又说,愿协助台湾透过上海复星公司购买德制BNT,并表示大陆也愿意捐增大陆制疫苗。但陈时中却回应,“他们在用的我们不敢用,不用的我们还有点兴趣”,让已经严峻的两岸关系,更雪上加霜。不过陈时中现在已经改口,说经由上海复星公司购买疫苗是商业行为,会尊重。政客变脸赛过川剧专业者。
台湾防疫荒腔走板,至少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政策错误,治理无能。除了前述筛检、隔离、疫苗采购上的错误外,政府欠缺远见与防疫整体规划;防疫经费充沛,却怠惰或有私心,迟不采购充足防疫物资,最后靠人救济,形同“疫苗乞丐”;独揽防疫大权,不愿与地方沟通;政治因素渗入,对地方政府经费与医疗物资分配、防疫责任追究常见颜色偏颇。
二,意识形态挂帅。防疫过程中刻意制造两岸敌意,严格对待陆人入境,对其他疫情严重国家旅客入境却轻松放行;坚称“武汉肺炎”、“中国肺炎”;诬指大陆阻挡采购BNT;拒绝大陆捐赠疫苗,称美日捐赠的是“民主疫苗”,突出大陆疫苗的“极权”性。
三,利益输送。对民进党而言,政治是捞钱最佳工具。在完全执政情况下,在野党无力监督,可以任其为所欲为。2兆多的疫情纾困预算用到哪里,落进谁的口袋,都由政府决定。径付表决成了执政党在立院用来通过政府提案,或阻挡在野党审查的最佳工具。林全采购BNT疫苗破局的价格疑云、高端联亚股票6月份极不正常的股价波动、高价采购尚未2期解盲的高端与联亚疫苗等等乖张决定,都隐含着利益输送、贪渎疑云。
四,政治斗争。这场疫灾,前半场都在吹嘘防疫成绩,藉意识形态敲打大陆。后半场疫情升温,防疫政策失败被国内外看透并质疑,于是政府开始找替罪羊。疫情破洞在桃园机场,扩散后双北市自然成疫情热点,柯文哲与侯友宜就成为蔡政府靶子。侯友宜对攻击低调不答腔,像打在棉花上,没意思;柯文哲声量大,又是民进党2022、2024选举的潜在对手,是民进党眼中钉。恰好6月下旬北市辖下北农一、二及环南三个市场出现大批确诊,陈时中逮到机会设局斗争,但是功败垂成,反被市场小民将了一军。
五,自傲自满。疫情爆发之初防疫表现不俗,台湾就自以为防疫措施世界第一,听不进任何善意建言。疫情逆转,国际媒体一片謿讽,彭博新闻指出“自满攻破了台湾边境管制”,一语中的。
蔡政府在防疫政策上一意孤行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其风格一向如此。开放莱猪进口、建天然气接收站破坏藻礁生态、因反核扩大火力发电、清算国民党党产、抢夺农田水利会民间资产、党政军进入学校媒体和军队、公然列预算建网军打对手引风向、不理新闻自由关闭中天电视台、使用多数暴力护航预算与法案等,种种恶行,罄竹难书。袛是疫情关乎人命,这么我行我素就太过分了。
蔡英文这样胆大妄为靠的是什么?答案毫无疑问:于内,是台湾人民的支持;于外,是美国日本的力挺。
美日基于自身利益力挺蔡政府无需解释,台湾人民为何这么纵容蔡政府?答案简单,民进党长期去中化政策洗脑成功。反中是颗万灵丹,2016年蔡英文就是靠太阳花、雨伞革命等民粹反中运动能量上台的。执政后政策出了错误,推给大陆,台湾人都会埋单。但是防疫失败推给大陆,台湾人会埋单吗?有待观察。毕竟疫情威胁到人民生命与生计,是切肤之痛。前半场防疫没做好,导致疫情扩散,后半场疫苗就成了救命物资,早一天施打,个人早一天安心,经济活动早一天恢复,生命与生计都得到保障。人民应很清楚这次防疫工作成败,责任都在台湾自己。
六、结语
面对这场百年大瘟疫,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大陆政府有这个认知,在第一时间就封城,防止疫情扩散,并举全国之力救灾,不计代价。其他国家不是掉以轻心,就是徘徊在生命与经济利益两重考虑间,举棋不定。结果付出双重代价:确诊死亡惊人,经济也受重创。至于台湾防疫成绩先盛后衰,则是败在意识形态、私利太重、政治考量太多。
这场疫灾目前还看不到尽头,现阶段防疫重点在普及疫苗注射,每个国家都在拚60%-70%的施打率,希望能达到群体免疫效果。这个构想其实不一定正确,因为以色列、英国等疫苗施打都已达到上述标准,仍然敌不过Delta病毒,疫情再度升高。现在的各款疫苗都是针对原始病毒株研发而来,病毒不断变异,传染性越来越强,疫苗在应付如Alfa、Delta这些刁钻的新毒株上,保护力越来越弱。研发2代疫苗因应新变局应是全球努力方向。
估计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我们将与病毒共存。面对严峻的疫情,国际社会与两岸应和衷共济,以维护人民健康生命为职志,早日消除病毒,恢复经济活动,解除人民生计困顿。“美国优先”、“疫苗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挂帅”等都是应对病毒的人为路障,希望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与甘为其跟班的台独政权都能及时醒悟,搬开路障,为消除疫情做好准备工作。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8月号,总第284期)
中评社╱题:台湾的防疫传奇 作者:张麟征(台湾),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
【摘要】疫情爆发之初防疫表现不俗,台湾就自以为防疫措施世界第一,听不进任何善意建言。疫情逆转,国际媒体一片謿讽,彭博新闻指出“自满攻破了台湾边境管制”,一语中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纪大瘟疫,台湾防疫工作以名列前茅开局,中途却落到挂车尾,未来如何还有待观察,其中缘由值得探索。
一、台湾防疫中的政治因素
以台湾的医疗水平,应对新冠肺炎,袛要找个有公卫背景的合格人选,出任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借镜处理SARS的经验,做好疫情预防与管控工作,控制疫情应该虽不中亦不远矣。可惜的是台湾政府处理任何问题都摆不脱几重考虑:一是颜色亲疏,二是意识形态,三是政党及个人利益。即便事关人民生命,也是如此。
因此,能担任“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的人选,必须是与蔡英文心意相通、关系密切的人。卫服部长陈时中的出线,并不令人意外。陈时中牙医出身,没有公卫背景,与蔡英文的关系始自2000年大选,当时他号召200位牙医加入民进党,力挺蔡英文。2011年他又担任蔡英文医界后援会总干事。更有进者,他父亲陈棋炎是蔡英文台大法律系老师。
没有公卫背景的陈时中能否胜任防疫重责,令人担心。疫情爆发初期陈时中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下令边境管制,立即断绝武汉航班往来,阻挡病毒输入;实施入境检疫,居家隔离;要求台湾人戴口罩,勤洗手,酒精消毒,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等,都算合理。其实以台湾的海岛环境,人民配合度又高,管制相对容易。早期防疫效果不错,台湾颇以为傲。但不久问题就出现了。
首先是意识形态介入。在解决滞留武汉地区台籍人士回台问题时,第一次航班顺利达成任务。其后航班安排指挥中心便以种种理由刁难,并与陆委会陈明通唱双簧,力阻陆籍配偶前段婚姻的年幼子女(后被称小明们)随父母返台。陈时中甚至说“谁叫他们选择了那个国籍”,把政治放在人道考虑前面。在大陆疫情紧急、欠缺医疗物资、日韩等国都在大力援陆时,陈时中却下令禁止台湾人寄赠口罩、棉棒、防护用品等给大陆。之后无论是在病毒名称、病毒溯源、疫苗采购上,意识形态的影响都挥之不去。
再次是藉新冠疫情推动“防疫外交”,积极争取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大会。2020年台湾与世卫关系搞到翻脸,首先是台湾邀功,自称曾于2019年12月31日去函世卫,告以武汉非典型肺炎可能“人传人”,但被世卫否认。世卫说台湾信上袛提到有非典型肺炎病人被隔离治疗(cases have been isolated for treatment),并无“人传人”字眼,陈时中十分不满。台湾推动参与WHA企图一再受挫,原本就不满谭德塞,被揭穿硬拗“人传人”事件后,台湾政府放任所豢养的1450网军,在媒体上辱骂谭德塞,极尽尖酸刻薄,还特别在肤色上做文章,谭德塞气得在去年4月世卫记者会上,飙骂台湾长达3分钟之久。美国疫情爆发后,台湾政府更与川普唱和,种种反中炒作,被大陆斥为“以疫谋独”,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
二、“佛系”防疫政策
疫灾爆发之初,台湾运气特别好,除零星确诊死亡外,去年4到12月都能维持本土零病例。其间虽也出现境外移入病例,少数社区感染,但靠着隔离措施,最后都清零了。人民生活如常,国际媒体赞许有加,防疫总指挥陈时中更被追捧为神。
其实台湾防疫政策堪称“佛系”,基本上靠人民自觉自制。政府并没严谨看待防疫工作,许多措施都袛做个形式。防疫有几个重点,放诸四海皆宜,那就是:一,对入境旅客或境内疑似感染区域实施快筛普筛,PCR核酸检测,阻绝病毒;二,旅客入境后确实做好隔离管制,严防病毒扩散;三,普及疫苗注射,保护人民不受病毒侵袭,或降低感染后的毒性。这三者任何一项做不好,都会影响到疫情控制。
世卫在去年2月就建议,要为入境旅客、有感染可能者做快筛普筛与PCR核酸检测,副总统陈建仁也主张做,认为这属于“超前部署”,台湾医疗专家更三番五次建议,可惜都未被指挥中心接纳。陈时中认为这些筛检准确性有问题,伪阴伪阳情况太多,并不准确,费钱费事。他认为隔离就已足够。
诺福特事件引爆北市万华社区感染后,台北市长柯文哲决定不再甩指挥中心立场,自行在北市重点地区设立快筛站,进行普筛,结果筛检出700例左右确诊。新北市与其他县市因此跟进,陈时中这时才稍微做了些调整。Delta病毒扩散后,陈时中也袛针对7个Delta病毒严重国家的来台旅客,进行筛检与PCR核酸检测,对其他地区来台的旅客仍然拒绝普筛与核酸检测。比较大规模的筛检与核酸检测,是在几个北市市场爆发疫情后才采取。
至于隔离,也很松散。指挥中心要求来台旅客在隔离旅馆,或有独用套间的家中隔离两周。隔离完再自我管理一周。其实从下机到住进隔离旅馆或自家套房,其间处处防疫漏洞。譬如机场无专人导引旅客,后者乱填隔离地址,甚至袛是民宿,自行离去,不搭防疫交通工具等,都无人知晓。如秘鲁回台Delta病毒的带原者选择居家隔离,家住台中,却跑到屏东娘家隔离,因倒垃圾,与邻居在院外寒暄将病毒传给了邻居,以致一发不可控制。在无严格管理配套措施下,隔离的防疫作用自然漏洞多多。
三、防疫神话的破灭
这种半吊子防疫早晚会出事。当陈时中挟防疫成绩,于今年5月13日投书英国“金融早报”,夸夸其谈地说,台湾愿意为全球建立卫生体系,话音未落,台湾疫情忽然炸锅。其实5月10日台湾疫情开始升高,确诊由每天数例、数十例,升高到几百例,死亡人数也由个位数上升到十位数,双北市沦为重灾区,然后蔓延到其他县市。5月15日双北市宣布启动三级管制,其他地区跟进。原定管制到6月14日,但情势未见缓和,一延再延,延到7月26日,各地疫情程度不同,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微解封。
巴菲特曾说,潮水退了就知道谁在裸泳。借用这个逻辑,疫情溃堤就可知道防疫出了问题。5月中旬台湾防疫神话破灭,防疫破口源自草率缩短机师隔离管制3+11天的决策,华航机师在桃园诺福特饭店群聚感染,诺福特饭店未做旅客分流,引起万华茶室群聚、宜兰群聚等事件。霎时间,病毒四处流窜。
蔡政府在防疫问题上,花了大把纾困预算做大外宣与大内宣,自夸自满,大部分人也信以为真。疫情升高后,需要用到各种医疗物资时,社会大众才骇然发现,防疫中心一年多来都忙着玩“疫情外交”,怠忽职守,不作为,赌运气。不做快筛普筛及PCR核酸检测,是因为防疫中心根本没有购买这些防疫物资;至于疫苗,防疫中心购买的当然也大大不足。
陈时中宣称购买了1,000万剂AZ,505万剂MODERNA,从COVAX平台分得476万剂AZ。但订购得太晚,疫情升高时,实际到货量仅100万剂左右。在BNT疫苗采购上,陈时中推三阻四,不断放话影射大陆从中作梗,其实是台湾在搞意识形态。台湾2,350万人,至少要4,000万剂疫苗才勉强够用。最初订购的近2,000万剂即使全部到货也不足,但蔡政府对增购外国疫苗却始终按兵不动。民众当然要问,说好的“超前部署”呢?是鬼话吗?难怪彭博、时代杂志等国际媒体嘲笑台湾防疫袛是“吹牛”。
四、疫苗故事:以疫谋独或以疫谋财?
疫情扩散,消除COVIC-19病毒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疫苗上。蔡英文的前行政院长林全,下台后做了东洋制药公司董事长,他倒是有远见,超前部署,去年10月就成功通过上海复星医药公司,洽购到了3,000万剂BNT。但此笔交易最终破局,原因:一是受制于意识形态,蔡不愿接受上海复星公司的代理权;二是党内有人想从中牟利,在价钱上带帽子;三是有人一心想扶植本土疫苗捞钱。
自去年2月迄今,台湾政府先后通过四次纾困预算,计第一次600亿元新台币(2020/02/25),第二次1兆零500亿(2020/04/02),第三次2,099.47亿(2020/10/23),第四次8,400亿(2021/05/31),共2.16兆,内含购买疫苗及辅助国内厂商研发预算。这个纾困预算金额庞大得吓死人,买足疫苗,政府当然责无旁贷,但防疫中心却无所作为,人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