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后疫情时代香港如何助力一带一路

分论坛: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沈而忱)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日正式开幕。在以“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为题的分论坛上,业界人士畅谈了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发展、RCEP对香港的机遇、港府该如何对业界进行支持等。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香港可以在金融、法律、标准制定等方面,为RCEP区内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服务。分论坛由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主持。

  青建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强提到,东盟各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国家建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CEP的签署对东盟十国表示极大的利好,必将带动东盟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新冠疫情对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疫情新常态下,在各国对经济扶持的迫切需求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RCEP对各国发展智慧城市、改善人均条件的需求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张玉强表示,新加坡和香港在东南亚各国、各地中是发展最好最快的,在东南亚各国中也享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从新加坡、香港向周边东盟国家进行辐射“一带一路”,也更容易得到信任。香港的本土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与内地企业合作开拓海外建筑市场的话,强强联合必将给香港的本土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彭一庭表示,疫情期间的人流、物流、货运都受到影响,业务经营困难,不少跨境项目需要关闭,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机遇。香港作为区内的金融中心可以在资产复苏上发挥更大的功能,将债务变成资产。

  彭一庭提到,合资是产业中常见的安排,但各国的合资需要依照不同的规范和标准,而且要与当地人员有深入的交流。香港了解各地的专业要求和法律制度,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功能,在工程、测量等方面制定标准,让各地企业来到香港进行合作。ﻩ   北京城建集团国际事业部总工程师杜峰结合RCEP的签署带来的发展机遇,分享了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开拓的思考和展望。第一,紧抓发展机遇,增进陆港合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非常明显,国际化的优势非常突出。香港是内地企业经营国际业务发展的重要平台,在RCEP和“一带一路”机制下,希望香港本地企业和内地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一个好的机制,同时深耕“一带一路”,形成有效的布局,共同挖掘“一带一路”沿岸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需求,形成内地企业和香港企业多方面的合作。

  第二,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服务。香港作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拥有极佳的财务和金融环境,支持金融创新,各方可以围绕绿色基建等主题进行转型,在实践中探索,在机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我们也将与香港各机构实现良性的互动和竞争关系。

  杜峰指出,后疫情时代时代到来,无形中改变了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步伐,但是在充分整合全球资源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企业目标从来没有改变。企业应积极融入RCEP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聚焦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的发展保持高质量和持续性。

  杜峰认为,疫情中全球部分地区的工厂停产,对国产品牌是个机遇。企业需要尽可能地选择国产优质品牌或产品,而不只是单纯以来欧美传统品牌。此外,政府也应当给予一些政策性的支持和区域发展经济方面的指导意见,助力企业解决疫情带来的困扰。

  金城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王绍恒谈了疫情之后,香港可以在基建方面扮演什么角色。他认为是与可持续发展有关,香港政府投入了十亿港元支持绿色基建,鼓励在本地项目中采用新科技,用智能化的手段来进行项目管理,用绿色融资等方式获得资金,这些经验值得大湾区其他城市借鉴。

分论坛: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直播截图)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沈而忱)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日正式开幕。在以“RCEP助力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国际基建合作新发展”为题的分论坛上,业界人士畅谈了后疫情时代企业的发展、RCEP对香港的机遇、港府该如何对业界进行支持等。与会嘉宾普遍认为,香港可以在金融、法律、标准制定等方面,为RCEP区内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优质服务。分论坛由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主持。

  青建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强提到,东盟各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国家建设有较大的提升空间,RCEP的签署对东盟十国表示极大的利好,必将带动东盟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新冠疫情对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在疫情新常态下,在各国对经济扶持的迫切需求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RCEP对各国发展智慧城市、改善人均条件的需求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张玉强表示,新加坡和香港在东南亚各国、各地中是发展最好最快的,在东南亚各国中也享有较高的认可度和信任度,从新加坡、香港向周边东盟国家进行辐射“一带一路”,也更容易得到信任。香港的本土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如果与内地企业合作开拓海外建筑市场的话,强强联合必将给香港的本土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彭一庭表示,疫情期间的人流、物流、货运都受到影响,业务经营困难,不少跨境项目需要关闭,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机遇。香港作为区内的金融中心可以在资产复苏上发挥更大的功能,将债务变成资产。

  彭一庭提到,合资是产业中常见的安排,但各国的合资需要依照不同的规范和标准,而且要与当地人员有深入的交流。香港了解各地的专业要求和法律制度,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功能,在工程、测量等方面制定标准,让各地企业来到香港进行合作。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