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弱势难改 国际地位滑落

美国疯狂印钞发债的举动,不单止进一步添加美股美债沽压,还削弱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地位。(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6月18日电/美国联储局会议释出利率鹰派的信号,除了开始讨论缩减买债之外,大部分委员还估计2023年底前将加息两次,美元汇价应声反弹,但美国经济未稳,加上去全球去美元化,美元弱势难改,国际地位加速滑落。美元上月再次被欧元超越,失落全球支付货币一哥地位。

  据大公报报道,美国股市、债市在周三同步急跌,这与联储局收水时间表可能比预期为快有关。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表示在会议上讨论了削减买债计划,导致投资者对联储局最快在年内正式开展缩减每月1200亿美元买债规模的疑虑加剧。

  联储局收水恐引发巨震

  同时,联储局将今年通胀水平上调1个百分点至3.4%,反映联储局委员普遍预期通胀更高、更长久,这与鲍威尔早前表示通胀只属暂时性有所不同,美股、美债随之应声下跌,美汇指数则反弹上91水平。

  联储局18位委员之中,多达13位委员预期在2023年底前加息两次,从美股、美债反应来看,市场显然忧虑联储局收水不利复原中的经济,更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巨震,拖冧美股、美债。

  其实,联储局突然释放利率鹰派信号,可能加剧资金从美元资产出逃,小心美元汇价弹完再跌。

  美股美债面临更大沽压

  事实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难料,而美国经济复苏基础未稳,例如近月非农新职位与零售数据都较预期为差,复苏动力显然不足,实体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常。

  因此,估值处于史上最高的美元资产,潜在下行风险很大,对全球吸引力正在不断下降,各国央行已逐步下调美债持仓比重,加速去美元化。由于现时联储局成为美国国债主力买家,贸然缩减买债规模以至加息,美债价格会因承接力不足而出现大跌。

  美元再失支付一哥地位

  更重要的是,美国疯狂印钞发债的举动,不单止进一步添加美股美债沽压,还削弱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地位。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球支付货币排行榜中,美元被欧元超越,失去全球支付货币一哥地位,占比只有38.35%,而欧元占比则达到39.03%,为2013年2月来最高,这是继去年10月,欧元再登上第一大支付货币的宝座。跟随欧元、美元之后的货币,为英镑、日圆与人民币,占比分别为5.78%、3.02%与1.9%。

  总而言之,联储局收水影响非同小可,资金加快流出美元资产,美股美债沽压加剧,美元汇价长期下行趋势不易逆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