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RCEP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去年十一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历史性签订,成为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进展的里程碑,RCEP亦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撑,而粤港澳大湾区则为当中的策略性基石。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前在线上举行,在题为“一带一路”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促进区域商贸联系”的主论坛上,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和各RCEP市场的商界领袖,畅论RCEP如何为相关区域注入急需的新动力。主论坛由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主持。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特别致辞时指出,RCEP将创造一个覆盖约22亿人口的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RCEP当中很多会员国均在“一带一路”沿线,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能源、通信、交通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亦有助于推动市场整合,鼓励国际合作并推动投资和贸易。香港处于区域中心的战略位置,与RCEP经济体的联系是深厚而长期的。去年香港与15个RCEP成员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超过7,700亿美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73%。另外,作为国际航空枢纽,香港的战略性位置令其成为RCEP经济体、东盟及内地的中间点,相信将有利RCEP企业在香港建立总部。
AECOM亚洲区主席兼全球建筑与人居环境总裁乔全生在发言中提到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几个因素:第一,政治的改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的变动会使得一些项目无法进行下去,如果要使“一带一路”在未来更加理性、可持续,不单要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政治、社会、民生等方面也要考虑;第二,中国的融资;最近几年可以看到DPP模式,比如泰国高铁,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项目采用PPP模式;第三,环境保护。不管资金来自哪里,都需要关注社会因素,可以雇佣当地人购买当地材料和设备,有效减低碳排放,同时发展当地的经济。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管理委员会主席黄朝辉指出,RCEP会对区域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积极改变。第一,RCEP会通过降低关税承诺来提高区域内国家的贸易联系。RCEP生效后中日贸易关税将大幅缩减,中韩也将进一步推动关键领域的贸易便利化,这些措施都将有效增加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第二,在投资服务领域,RCEP的积极意义在于规则的外溢和内溢,外溢是指RCEP涉及到的各类规则可能会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产生重要影响,内溢是指我国做出的开放进程不后退承诺,已经上升为国际规则。第三,RCEP协定实现了高质量和包容性的统一,照顾了不同国家的国情,特别是给予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差别待遇。
LT集团总裁及首席营运官陈俊礼发言表示,“一带一路”像硬件,RCEP像软件。“一带一路”是当代的思路,利用陆路、海路、航空,把亚洲与欧洲连接起来,专注在基建、铁路、道路、海港等方面,推动产品贸易;RCEP则是多边的协议,希望尽量减少国家间的贸易壁垒,简化为自由贸易协定。他谈到,RCEP和“一带一路”都是做政府与政府、商业对商业、商业对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都是希望令区域能够积极可持续的发展,两者是互为支持的,但也有重叠的地方。未来在规管、贸易、投资方面,可以在多个参与国家中采纳最佳的做法,互相学习。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王崔军在发言中提出招商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时坚持了几项原则。第一,坚持本土化原则,招商局在“一带一路”投资众多企业、港口与园区,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环节当地就业问题;第二,坚持为当地股东、政府创造利益,提供税收和盈利;第三,随着时间推进,各国家政府的政策在不断变化,招商局因应政策变化与当地政府友好协商和沟通;第四,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公益慈善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亦强调,应充分发挥香港国际服务中心的优势,依靠香港的一些机构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支持。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期两天,透过政策对话环节、主论坛、专题分组论坛、一对一项目对接会、投资项目推介环节和展览等活动,共同探讨及把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为香港带来的机遇。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张心怡)去年十一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历史性签订,成为区域合作和互联互通进展的里程碑,RCEP亦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支撑,而粤港澳大湾区则为当中的策略性基石。第六届香港“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前在线上举行,在题为“一带一路”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促进区域商贸联系”的主论坛上,来自香港、中国内地和各RCEP市场的商界领袖,畅论RCEP如何为相关区域注入急需的新动力。主论坛由第一东方投资集团董事长诸立力主持。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特别致辞时指出,RCEP将创造一个覆盖约22亿人口的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议。RCEP当中很多会员国均在“一带一路”沿线,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能源、通信、交通等方面的联系,同时亦有助于推动市场整合,鼓励国际合作并推动投资和贸易。香港处于区域中心的战略位置,与RCEP经济体的联系是深厚而长期的。去年香港与15个RCEP成员经济体的贸易总额超过7,700亿美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73%。另外,作为国际航空枢纽,香港的战略性位置令其成为RCEP经济体、东盟及内地的中间点,相信将有利RCEP企业在香港建立总部。
AECOM亚洲区主席兼全球建筑与人居环境总裁乔全生在发言中提到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几个因素:第一,政治的改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治的变动会使得一些项目无法进行下去,如果要使“一带一路”在未来更加理性、可持续,不单要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研究,政治、社会、民生等方面也要考虑;第二,中国的融资;最近几年可以看到DPP模式,比如泰国高铁,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项目采用PPP模式;第三,环境保护。不管资金来自哪里,都需要关注社会因素,可以雇佣当地人购买当地材料和设备,有效减低碳排放,同时发展当地的经济。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管理委员会主席黄朝辉指出,RCEP会对区域贸易和投资带来很大的积极改变。第一,RCEP会通过降低关税承诺来提高区域内国家的贸易联系。RCEP生效后中日贸易关税将大幅缩减,中韩也将进一步推动关键领域的贸易便利化,这些措施都将有效增加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第二,在投资服务领域,RCEP的积极意义在于规则的外溢和内溢,外溢是指RCEP涉及到的各类规则可能会对未来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产生重要影响,内溢是指我国做出的开放进程不后退承诺,已经上升为国际规则。第三,RCEP协定实现了高质量和包容性的统一,照顾了不同国家的国情,特别是给予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差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