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港澳要积极践行新宪制秩序

图:张勇表示,“一国两制”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构建了坚实稳固的制度保障。

  中评社香港6月20日电/据大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张勇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彻底清除摒弃那些殖民管治时期残留的观念、理念甚至幻想,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主动适应和积极践行新的宪制秩序。

  张勇说,众所周知,“一国两制”事业刚刚经历了不平凡的两年,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也收获了来之不易的成果。自从2019年4月以来,面对香港特区出现的极为复杂严峻的社会政治局势,中央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特区政府和广大爱国爱港市民一道,一手止暴制乱,稳定和恢复社会秩序,一手运筹帷幄,谋划和完善香港政治秩序,最终实现了香港局势由乱及治的根本转变。这一根本转变进一步完善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构建了坚实稳固的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也为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一国两制”事业需要制度保障

  围绕“一国两制”实践历程,张勇谈及三点体会:第一,要时刻牢记“一国两制”事业的初心和使命。他说,在港澳回归祖国20多年后的今天,对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宪制秩序必须完成思想和认识层面的根本转变。作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自回归之日起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彻底清除摒弃那些殖民管治时期残留的观念、理念甚至幻想,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主动适应和积极践行新的宪制秩序。其核心就是要把握住两个方面,一是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这是新的宪制秩序的法律依据。二是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要有机结合,这是新的宪制秩序能够有效运作的基本准则。

  第二,时刻牢记“一国两制”事业需要制度来保障。过去两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运用宪法权力,创造性地采用决定加立法,决定加修法以及作出决定等方式,在一些重要领域完善了“一国两制”制度体系,解决了“一国两制”实践中出现的一些突出迫切的问题,也积累探索了一些有效的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这一切值得进一步总结发展。从根本上讲,“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需要方方面面的具体制度和机制加以保障,需要把基本法当中的原则规定进一步程序化,实体化,这既需要理论的研究和总结,也需要实践的创新和突破。

  第三,时刻牢记港澳特区与祖国内地休戚与共。我们不仅要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夯实特别行政区良好治理的各项制度基础,更要着眼于祖国内地和港澳特区的长远发展,推动改革稳定和发展目标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实现。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规划和纲要,国家将会出台更多的支持内地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的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推动内地与港澳地区实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港澳优势,推动港澳地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祖国和内地共同进步,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