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网购节折射多重消费态势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据经济日报消息,进入6月,广东荔枝的境遇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今年荔枝丰收,“618电商网购节”前后,荔枝寄递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1.5倍;忧的是受疫情影响,以航空运输为主的荔枝出粤不畅。

  “顺丰及时调整预案,对时令产品运输各环节进行多重保障。”顺丰速运销售负责人谭靖华告诉记者,截至6月14日,顺丰航空第66架全货机正式加入机队,优先保障广东荔枝发运,满足寄递需求。

  电商网购节的这个“小插曲”,折射出当前消费市场的多重色调:既有“互联网+实体商业”的创新方式全面提升流通效率,也有疫情给消费复苏带来的压力,更能看到我国消费市场的变革、下沉市场的崛起及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轨的趋势。

  “国潮”成消费新时尚

  “别管是‘618’还是‘双11’,抢在前面的肯定是直播平台。”说起购物经验,“90后”安徽姑娘刘婉很兴奋。她告诉记者,薇娅、李佳琦等直播电商一般5月底就开始第一波预售,6月1日零点付清尾款,“不用等到6月18日当天,我想买的东西就已经到手了”。

  “当前,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同时,随着消费升级的加快,市场更加细分,下沉市场、银发经济、社区消费以及即时消费也展现出广阔空间。

  在消费人群变化和渠道变革双重作用下,国货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国潮”正成为新的消费时尚。“618”开门红,天猫首次为老字号设置了专属会场,整体成交额突破10亿元,61个老字号品牌单日营收达100万元。

  京东大数据显示,与国际品牌同比增幅对比,2020年中国品牌的成交额增幅高出6%,品牌数量增幅高出5%,用户数增幅高出18%。在消费者品牌热搜前10位中,国货占据7席,其中华为、小米、茅台、荣耀、格力、李宁、五粮液等品牌广受关注。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加速恢复,内生动能有所增强,消费延续了较好复苏态势。”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邹蕴涵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电商服务农产品“上行”

  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爆发式增长。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用户对产地的搜索次数超过2020年同期的2.5倍,云南、新疆、四川、海南是用户搜索最多的农产品产地;产地农产品消费也呈现高倍数增长。“618电商网购节”期间,高品质农产品加购量超过平时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