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 拉美国家如何应对?
变异病毒侵袭拉美
新华社报道,14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最早在秘鲁发现的C.37毒株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之一,并以希腊字母命名为λ(拉姆达)。截至15日,该变异病毒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出现,尤其在智利、秘鲁、厄瓜多尔等南美国家传播明显加快。
如果“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传播进一步加快,会被世卫组织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
根据世卫组织15日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周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有25个国家报告发现变异病毒,其中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和巴拿马报告了全部4种被世卫组织标记为“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
目前,“需要关注”的变异病毒有4种,已命名为α、β、γ和δ,分别指最早在2020年9月于英国发现的B.1.1.7毒株、最早在2020年5月于南非发现的B.1.351毒株、最早在2020年11月于巴西发现的P.1毒株以及最早在2020年10月于印度发现的B.1.617.2毒株。此外,包括秘鲁报告的λ变异病毒在内,目前世卫组织通报的“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共有7种。
根据世卫疫情周报,已有23个拉美国家报告发现α变异病毒,18个拉美国家报告发现γ变异病毒,8个拉美国家报告发现β变异病毒。
世卫组织下属泛美卫生组织新冠肺炎事务负责人西尔万·阿尔迪吉耶里说,目前γ变异病毒在巴西处于主导地位,也给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周边国家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据秘鲁卫生部长乌加特5月底透露,秘鲁约80.7%的新增确诊病例感染的是λ变异病毒。过去两月间,在秘鲁邻国智利,λ变异病毒感染病例约占总确诊病例的32%,仅次于γ变异病毒感染病例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免疫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赵雷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突变一直都存在,但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将发生突变的病毒称为变异毒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变异病毒”。
他解释说:“某些病毒变异株获得了更有效躲避免疫系统侦测的能力,保留甚至增强了传播能力,就能更好地生存下来,并在人群中更迅速广泛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