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隔离与接纳亚洲象都是一首赞歌

  中评社北京6月17日电/网评:隔离与接纳亚洲象都是一首赞歌

  来源:东方网 作者:卞广春

  当北移亚洲象群“断鼻家族”持续引发中国社会关切之际,亚洲象最早北移之地云南省普洱市有中国首家设有防象设施的小学——纳吉小学,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所小学门前,一道长24米、高3.2米的钢铁防象护栏,将40头亚洲象与164名学生分割开。在物理设防背后,人们正在从“心”靠近和接纳亚洲象。(6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是严肃的话题,也是发展绕不过的话题。纳吉小学隔离大象、接纳大象、与大象相处,真实反映了国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日渐成熟的心态。国人热衷关注、议论大象北迁活动,也为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维护好人与自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更理性、科学的认知和思考机会。人类要感谢亚洲象溜达赐予的机会。

  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断鼻家族”迂回北迁,尚无“归巢”迹象,但亚洲象的有关故事,却在不断地被挖掘和扩散传播。普洱市亚洲象大本营的这一所纳吉小学,从“恐象”到“接纳”象,尝试与象和谐共处,师生及居民从忧至喜的复杂“情变”,让人饶有兴趣。

  与“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同的是,亚洲象是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纳吉小学的。2017年,象群把纳吉小学的围墙撞坏,闯进学校,2019年它们再次破门而入,两头大象走进校园,吃光了学校内的芭蕉树。大象两次不请自来,一度威胁师生安全。而2019年纳吉小学附近的山林中,已经有40余头亚洲象。   “大象太大了,我们必须与它们保持距离。”与人的身材,尤其是与小学生的身高相比,大象无异于庞然大物。与大象保持距离,是人对大象的畏惧,也是人安全起见的本能反应。

  因此,当地政府在纳吉小学周围安装了物理防象设施,防止亚洲象进入校园。防护栏装了后,大象虽然来过,却因踢不动护栏无功而返。

  为了防止大象入侵,纳吉小学还重新规划了校园绿化设施,清除象喜植物,种植大象不喜欢的火焰木植物。为了安全,学校定期开展防象演练,开设野生动物保护课程,灌输“自然是人类的,也是大象和野生动植物的”理念,教育学生与大象相处,科学看待大象的到来。这种既以人为本,也包容大象存在的思维,值得所有野生动物出没地借鉴。

  作为一种生命,大象温柔有趣的一面又让人牵挂。与大象“相处”的时间长了,学生和居民群众对大象的生活习性与规律有了逐渐的观察、了解。他们知道,大象也懂得呵护象宝宝,常常嬉戏打闹。如果人们不伤害大象,大象就不会主动伤人。“如果亚洲象从纳吉村消失,他们又会感到难过”,其实是纳吉小学师生及其周边居民与大象产生了感情的心声。

  亚洲象经常到纳吉村寻觅种植的蔬菜、水果等农作物,村民从不怒怼大象。一方面,是有政府提供的保险赔付,村民的经济损失能得到弥补,另一方面,亚洲象似乎也感受到人的善意,它们只是出来吃一些东西,吃饱了就回到森林,没有恶意。而且,亚洲象昼伏夜出,与人的生产生活时间不重叠,地方政府还及时发送大象消息,以保人象安全。据悉,纳吉村地处倚象镇,原名野象镇。把“野”改为“倚”,也是有亲近大象之意。   中评社北京6月17日电/网评:隔离与接纳亚洲象都是一首赞歌

  来源:东方网 作者:卞广春

  当北移亚洲象群“断鼻家族”持续引发中国社会关切之际,亚洲象最早北移之地云南省普洱市有中国首家设有防象设施的小学——纳吉小学,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所小学门前,一道长24米、高3.2米的钢铁防象护栏,将40头亚洲象与164名学生分割开。在物理设防背后,人们正在从“心”靠近和接纳亚洲象。(6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是严肃的话题,也是发展绕不过的话题。纳吉小学隔离大象、接纳大象、与大象相处,真实反映了国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状态下日渐成熟的心态。国人热衷关注、议论大象北迁活动,也为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维护好人与自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更理性、科学的认知和思考机会。人类要感谢亚洲象溜达赐予的机会。

  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断鼻家族”迂回北迁,尚无“归巢”迹象,但亚洲象的有关故事,却在不断地被挖掘和扩散传播。普洱市亚洲象大本营的这一所纳吉小学,从“恐象”到“接纳”象,尝试与象和谐共处,师生及居民从忧至喜的复杂“情变”,让人饶有兴趣。

  与“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同的是,亚洲象是以“入侵者”的身份进入纳吉小学的。2017年,象群把纳吉小学的围墙撞坏,闯进学校,2019年它们再次破门而入,两头大象走进校园,吃光了学校内的芭蕉树。大象两次不请自来,一度威胁师生安全。而2019年纳吉小学附近的山林中,已经有40余头亚洲象。

批发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