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首席教授苏东水逝世
据苏东水先生家乡媒体泉州网介绍,1931年10月,苏东水出生于泉州市区一个爱国华侨家庭。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企业管理系,后到复旦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虽早年离乡,但苏东水教授一直十分关心关注家乡的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为破解泉州乡镇企业发展困境,苏东水曾在3年时间内先后8次回泉州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于1986年首次提出“泉州模式”,即“股份制的经济形式,外向型的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经营道路,侨洋式的生产条件,灵活的经济管理和地、亲、文、商、神‘五缘’经济网络关系”,成为可以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媲美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苏东水受邀出席泉州地改市20周年暨“辉煌泉州·活力泉州”论坛大会。踏上故土,苏东水欣喜于家乡的变化,发出了“我为家乡的巨变感到骄傲”的欢呼。“历史肯定了泉州所走的道路是符合当前国情、侨情和乡情的”,那一年,他在《再论“泉州模式”》一文中总结提升了“泉州模式”的新特点,即发达的集群经济、特色的县域经济、活力的品牌经济、发展的创新经济和新型的文化经济。2011年,在“泉州模式”25周年发展研讨会上,苏东水第三次纵论“泉州模式”,并重绘家乡发展蓝图:海西现代化中心城市、发达的总部经济、繁荣的第三产业、强大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优越的人居环境。
“苏教授的‘泉州模式’理论,是在持续深入调研、探索基础上,不断丰富拓展的。”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郭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东方管理学派的创始人,苏东水以过人的学识与敏锐的思维,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泉州模式”进行理论总结,直接助推泉州在全国城市知名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