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酝酿突破 “老有所养”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步,到如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亿人,再到企业年金持续扩面提速、个人养老金制度酝酿推出,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渐从“有保障”走向“更完善”,为国人“老有所养”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专家表示,为应对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特别是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这一领域,今年有望取得突破。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我国现代养老保障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国企试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后来逐渐实现了对各类企业、各种职业的全覆盖。”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以及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构成的养老保障三大支柱。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7亿人。在统筹层次上,2020年,所有省份均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全国统筹相关准备工作稳步推进。随着统筹层次提高,实现“老有所养”将具备更强有力的保障。
企业年金方面,《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有10.5万户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718万人;企业年金积累基金22497亿元;各地陆续启动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年末投资规模1.29万亿元,全年累计收益额1010.47亿元。规范发展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行动时间表渐趋清晰。据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由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牵头,将在今年9月底之前出台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并在年内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