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阎鹤祥 这出戏还能舒坦躺平吗

  中评社北京6月11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上个月,《福寿全》做到了连续十几个夜晚让不少观众眼含星光点点步出国话小剧场,走入城南依然不乏旧事的良夜。话剧《福寿全》和那段经典的传统相声同名,核心内容也与之深度相关。不同版本的相声《福寿全》,曾靠着两人一桌,让假定性这一表演艺术的法宝登峰造极。话剧《福寿全》中的两位相声演员,在剧中合说的这段相声则是戏中戏,由此延展开的两个小时的剧情中,以现实主义的底子铺开了两位相声人一生的离合悲欢。

  熟悉导演黄盈的观众得知这个戏演出的消息难免会心一笑:终于等到你正式对相声下手了。这位浸淫旧京文化的导演,其“新国剧”的戏剧实验,总是少不了将传统艺术形式作为灵感和元素。而他有多爱相声,12年前大家就知道了——《马前,马前》里倒数第二幕,可以视为唱数来宝的男女化装相声;而同年《卤煮》里的卤煮何和爆肚钟两位老北京,不光京味十足的台词单拎出来听着就像在说相声,两人机会不多的对手戏,更是构成一套套相爱相“杀”的子母哏。

  这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末的贺岁剧《没完没了》里的那段快板“十二个生肖十二年,十二年本是一个循环……”当年《马前,马前》《卤煮》让话剧舞台为之一振,曾为年轻的黄盈带来“京味儿戏新扛把子”的江湖地位。而12年后的《福寿全》如何?

  业内人士史航曾经如此概括:作品的气质,从给里面人物起名的那一刻就奠定了,《红楼梦》是这样,《我爱我家》也是。而《福寿全》里上台鞠躬的长福、延寿,也不仅是为合上他们相声段子的名字那么简单。

  相声《福寿全》的经典设计“您家办什么喜事?我们出殡”,构成对剧名的第一重反讽和解构;而哭丧到不行、结果“人还没死呢”,让之前用语言在黄泉路上建立的层层琼楼玉宇瞬间轰然倒塌的同时,却一秒反转,穿越回最初皆大欢喜的氛围和境地。这才是,历尽啼笑皆非的“生离死别”,得到的“福寿全”才令人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