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侧记

  中评社北京6月13日电/据中国经济网报道,6月8日下午,炎热的天气并没有阻止与会者的热情,第十二届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超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毕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会场深蓝色的背景板上,“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备受瞩目。下午3点整,2021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正式开始。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四部门在主场活动上发布的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工作成果,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直击老百姓最关心、最揪心的烦心事,真刀真枪解决问题,用有力的行动,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

  四部门同台“亮剑”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

  “注水肉”、“瘦肉精”等问题困扰着肉类市场。最高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加大办案力度,发挥检察一体化办案优势,办理“注水牛肉”案、“瘦肉精”羊肉案等一批重大复杂案件。贵州省黔西县人民检察院办理一起生产、销售死因不明猪肉案时,认真审查把关,追捕6人、追诉3人,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告人全部认罪认罚,还通过公开庭审及网上直播,警示和震慑了犯罪。

  公安部注意到保健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重点针对降脂降压降糖类、减肥类食品,突出打击非法添加犯罪,上海浦东公安机关侦破“3·11”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6名,查获减肥类食品6万余粒、西布曲明等原料34公斤,案值6000余万元;重庆长寿公安机关侦破“12·08”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获降糖类、减肥类食品60余万粒、原料70余公斤,案值5000余万元;吉林辽源公安机关侦破刘某某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查获二甲双胍等原料药32公斤、涉案食品等13吨,案值1500余万元。

  在直播电商热潮下,通过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假劣食品的新业态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也悄然冒头。对这类食品安全犯罪,公安机关加强网上巡查、深挖犯罪链条,江苏扬州公安机关侦破“11·02”利用直播平台销售伪劣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查获大量伪劣牛肉干,案值1000余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问题导向,把食品抽检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抓手。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完成监督抽检638万余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31%,与2019年基本持平,食品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还将结合监督抽检情况,对一年内累计3次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受到处罚的,依法责令企业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违法情节严重的,一律从重处罚;相关从业人员符合行业禁入、罚款条件的,一律处罚到人;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