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端午:传统佳节过出健康范儿

  中评社北京6月12日电/据人民网报道,端午又称“端阳”,代表阳气始盛,很多地方有门前悬挂艾草、随身佩戴香囊等习俗。这些流传下来的民俗,有哪些用途?各种美味粽子,在食用时哪些人群需特别注意?在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带着这些问题,人民网专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亚健康科副主任医师赵欣,为广大网友解答相关知识。

 “艾草是一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的植物,其茎叶具有异香,能驱蚊虫、清瘴气。端午节前后,蚊虫滋生,将艾草悬挂在门旁,艾草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蚊虫侵入,并且能起到净化空气、芳香通窍的作用。”赵欣表示。

  赵欣提醒说,在屋内烟熏艾叶也能有效抑制多种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但需要注意的是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会对各种烟熏过敏而使症状加重,不宜在房间内熏艾叶。

 “这一季节,蚊子和蜱虫是最常见的害虫。在端午节佩戴香囊时,可以选择防蚊虫专用香囊,各地配方略有不同,可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佩戴。此外,在水草浅滩等地方,建议穿长衣长裤,推荐棉布、丝绸、亚麻等制品,使衣服与皮肤之间存在微薄空气层,不仅能防暑降温,还能有效预防蚊虫叮咬。”赵欣说。

  赵欣进一步说,在古代,端午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从现代医学看来,雄黄酒中含有硫化砷,不建议内服,但可以外涂,也可以洒在墙角、床底等地方。因为雄黄独特的气味,也可以使蚊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能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

  粽子大都以糯米为主料,配以红枣、豆沙、果脯,或鲜肉、腊肉、咸蛋黄等,入口黏糯、清香,作为端午节必备佳品,深受人们喜爱。是否人人都可以吃粽子呢?赵欣表示,患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病、胆道疾病和胰腺炎等人群需谨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