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十四五高峰论坛在港举行

主礼嘉宾合影(大会官方供图)

  中评社香港8月25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24日在香港举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孙煜、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作开幕致辞。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作主旨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通过视频作专题演讲。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人民银行等机构领导、专家学者与香港工商界代表、外国商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就国家“十四五规划”、香港未来持续发展繁荣、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及内外双循环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黄柳权表示,香港发展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中央政府三条基本政策不变。首先,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不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地位独特、贡献重大、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十四五”时期,中央将继续支持香港发挥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成者的角色。其次,中央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不会变。制定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就是为了堵住法律和制度漏洞,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国安法让香港营商环境更加稳定,中央支持香港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巩固提升竞争优势、保护在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贯政策不变。最后,中央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变。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一定可以在金融、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陈茂波指出,“十四五”规划明确内地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创新,并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香港有着“一国两制”的优势,而“十四五”规划又进一步明确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最佳路径。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国家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的功能,同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最好的切入点,“扣进”内循环,把握日益庞大和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内地市场,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大会官方供图)

  孙煜提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路径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不仅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将对促进世界经济繁荣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香港的发展一直与内地紧密相连,国家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为香港带来新的机遇和动力,如何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把握“十四五”规划和“双循环”战略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应是工商界关注的重点。

  林建岳表示,“十四五”规划充分肯定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在这个背景下,香港成为内外循环的交汇点、国内循环的参与者以及国际循环的促成者。香港具有广泛的国际商业网络,汇聚大量的国际专业人才,具有协助海外企业“引进来”、内地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参与外循环的扩大发展领域,可以为香港服务业带来新的商机,并巩固香港作为商贸中心的角色。

  胡朝晖分析了香港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过程中的重大机遇。第一,加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推动粤港澳产业协同发展。“十四五”时期将聚焦内地与港澳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港澳地区在许多基础性前沿性领域研究水平高,而内地有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产业体系,互补性很强。第二,加强设施联通和规则衔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协调力度,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交通便捷程度,促进各类要素更加高效便捷的流通。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硬流通;另一方面,要加强规则机制的软对接。第三,推进民生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优质生活圈。“十四五”时期,国家将深入了解港澳居民的诉求关切,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就学、就业、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政策,确保各项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第四,加快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引领粤港澳深度合作。“十四五”时期将继续推进合作平台,高起点开发、高水平发展,深入拓展香港发展空间。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大会官方供图)

  张燕生探讨了香港与内地融入国家“双循环”的新机遇。他指出,新冠病毒令世界经济、贸易、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改变,全球化收缩、贸易投资减速,以及供应链产业链格局重塑已经成为基本事实。在他看来,中美仍是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两大引擎,今明两年全球经济贸易显着好于预期,但是世界主要国家宏观政策转向容忍通胀扩大就业。香港与内地一直以来在市场经济、外向型经济及工业化经济方面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两地共同合作参与国际大循环,为内地引进市场理念、国际因素等。2021年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他希望两地继续在科学和创新、法治和规则,以及共同富裕等领域继续加强合作。香港与内地要深化合作,扩大开放,继续推动新全球化、新投资贸易,以及供应链前行,率先推动制度开放,创新开放,服务开放;推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绿色贸易;以及推动数字价值链、智慧供应链、智慧产业链。

  随后,两场以绿色金融和创新科技为主题的分论坛先后召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第一场分论坛中作了专题讲座,并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徐正宇、东亚银行有限公司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斌、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副主席林涌、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进行交流。国家科技部科学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黄圣彪在第二场分论坛中作了专题讲座,并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啸、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香港大学副校长(研究)申作军、慧科资本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及董事总经理邱达根进行讨论。

  此次赴港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宣讲团由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人员组成。首场宣讲会23日上午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同日下午,宣讲团一行走进香港特区立法会,向议员们宣讲“十四五”规划。接下来宣讲团还将赴香港公开大学、香港科学园等地,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香港工商界及青年代表等各界人士进行座谈交流。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孙煜(大会官方供图)

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大会官方供图)

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大会官方供图)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致周诚君(大会官方供图)

分论坛一:互联互通与绿色金融新机遇(大会官方供图)

分论坛二:深化区域合作助推创科新发展(大会官方供图)

主礼嘉宾合影(大会官方供图)

  中评社香港8月25日电(记者 沈而忱)由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的“拥抱‘十四五’ 融入‘双循环’”高峰论坛24日在香港举办。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名誉会长孙煜、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作开幕致辞。发改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副司长胡朝晖作主旨演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通过视频作专题演讲。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人民银行等机构领导、专家学者与香港工商界代表、外国商会和外资企业代表出席活动,就国家“十四五规划”、香港未来持续发展繁荣、特区融入国家发展及内外双循环等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

  黄柳权表示,香港发展面临复杂外部环境,中央政府三条基本政策不变。首先,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不变。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来越大。香港在国家改革开放中地位独特、贡献重大、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在“十四五”时期,中央将继续支持香港发挥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促成者的角色。其次,中央在香港实施“一国两制”不会变。制定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就是为了堵住法律和制度漏洞,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国安法让香港营商环境更加稳定,中央支持香港保持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巩固提升竞争优势、保护在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一贯政策不变。最后,中央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变。香港作为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一定可以在金融、科技创新等多方面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陈茂波指出,“十四五”规划明确内地将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推动创新,并会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香港有着“一国两制”的优势,而“十四五”规划又进一步明确香港的定位和角色,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最佳路径。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国家国际循环重要节点的功能,同时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最好的切入点,“扣进”内循环,把握日益庞大和对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内地市场,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香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