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数据:港人通关失望声量又反弹

图1 香港社交媒体近一年来对两地跨境往来议题关注度和支持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5月27日电/近期香港疫情呈现缓和趋势,一度令全港恐慌的变种病毒危机,最终并未演变成第五波疫情,再配合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许多港人重燃对两地通关恢复正常的希望。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香港社交媒体对通关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在近期再度回升,但“来港易”只闻楼梯响、“回港易”安排又朝令夕改,港人对政府在促成通关方面的不作为相当有怨气。

  新冠疫情暴发后,高铁停开、口岸关闭、强制检疫,香港与内地间原本高度频繁的跨境人员往来被按下“暂停键”,随着两地疫情逐步受控,恢复通关的呼声时有涌现。如图1所示,去年7月就在两地正商讨恢复通关可能性时,第三波疫情在香港爆发,港人对通关前景从高度期待转向极度失望;次月港府宣布“普及检测计划”,令港人对恢复通关的支持度升至最高,然而检测计划的覆盖率不足、亦没有令香港疫情清零,港人对通关的失望情绪再度占据主导。

图2 疫情暴发以来香港社交媒体涉及对通关失望言论的声量变化情况(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此后一波又一波新出现的疫情,不断“消磨”着港人对通关的期待,今年以来即便疫情总体受控、“回港易”扩大以及“来港易”进入研究筹备阶段,都没有令港人对通关的支持度反弹至去年最高水平。尤其是疫苗接种计划展开后,港府先是放话提出“打疫苗免隔离”、“疫苗护照”等诱因,后又以“高接种率才是通关条件”回应外界疑问,始终讲不清楚打疫苗和恢复通关的关系,亦令港人对通关期待感降低。如图2所示,去年至今,香港社交媒体涉及“通关难”的失望言论,已经从约四个月一波上涨,逐渐变为几乎两、三个月就有一波上涨,5月的失望声量再度反弹,充分反映出港人对通关期待值越低、但愈发焦急的心态。

图3 近期香港社交媒体涉及通关议题的舆情走势(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如图3所示,近期涉及通关议题的舆情波动,主要受到“来港易”和“回港易”的影响。4月上旬港府释出“来港易”将在5月启动的讯息,一度令香港各界期待早已“冰封”一年的本地旅游、零售、餐饮业会随着内地旅客循“来港易”入境而重现生机,然而此后“来港易”就像去年推动通关那样就永远处于“研究准备”阶段,至今都没有下文。更令不少港人感到荒谬的是,近期政府一度因广州荔湾出现确诊病例而把整个广东省提升为“中风险”,紧接着又撤回指令恢复“回港易”运作,有网民惊讶于港府原来一直与国家实行两套疫情风险标准,直指港府内部沟通协调混乱之外,更有政治偏见未清,更质疑港府一直以来是否有全心全意推进通关事宜。

图4 今年以来香港社交媒体对阻碍与内地互通的主要因素关注度比较(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结合图4可知,较多港人注意到,现在阻碍两地互通的最大因素,依然是国际疫情难以受控的输入风险,尤其近几个月各种变种病毒肆虐,香港和内地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故推测两地政府或基于“外防输入”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因而不敢贸然开放两地往来。其次,内地近期多地本地确诊病例反弹,会令入境检疫政策更加收紧,两地恢复通关的进度可能又要放缓。不过,也有网民认为,4月的变种病毒在香港未演变成大规模爆发,证明香港防疫体系发挥作用,但最新研究显示香港社会或仍有不少无症状患者未找出,也令港人担忧现时“准清零”形势很难保持,奢谈与内地恢复通关。

  同时,在疫苗与通关之间的关系方面,香港民间业界一直有建议,给予已接种两针疫苗的港人减免往返内地的隔离时间,既能解港人坐困孤城之急,也能推动香港疫苗接种率。但也有民众认识到,近期案例显示,接种疫苗并不等同于百分百免疫,香港“免疫屏障”若建不起来,恢复跨境往来还是有很大风险。

  中评智库认为,恢复两地通关既要符合客观条件,但主观的争取和努力不可或缺。近期“回港易”对内地风险认定标准与国家脱节的问题中暴露出,港府有关部门尚未主动以国家的格局去思考、规划、部署香港的防疫安排,一直以来的“通关无解”也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记者:何诚;分析师:舒晓叶;工程师:连港东;研究员:冯璀骅)

图1 香港社交媒体近一年来对两地跨境往来议题关注度和支持度变化(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制图)

  中评社香港5月27日电/近期香港疫情呈现缓和趋势,一度令全港恐慌的变种病毒危机,最终并未演变成第五波疫情,再配合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许多港人重燃对两地通关恢复正常的希望。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发现,香港社交媒体对通关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在近期再度回升,但“来港易”只闻楼梯响、“回港易”安排又朝令夕改,港人对政府在促成通关方面的不作为相当有怨气。

  新冠疫情暴发后,高铁停开、口岸关闭、强制检疫,香港与内地间原本高度频繁的跨境人员往来被按下“暂停键”,随着两地疫情逐步受控,恢复通关的呼声时有涌现。如图1所示,去年7月就在两地正商讨恢复通关可能性时,第三波疫情在香港爆发,港人对通关前景从高度期待转向极度失望;次月港府宣布“普及检测计划”,令港人对恢复通关的支持度升至最高,然而检测计划的覆盖率不足、亦没有令香港疫情清零,港人对通关的失望情绪再度占据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