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校园应急救护培训”需有保障机制
来源:东方网 作者:廖卫芳
近日,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医学上有“黄金5分钟”的说法,是指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后,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能挽回生命,一旦过了这几分钟,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可见,在“紧要关头”实施“应急救护”是多么的重要啊!
但据报道,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尚未开设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相当低,应急救护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相比发达国家30~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的急救技能普及率还不到1%,尽管有关培训已走进学校,但只是“偶尔”,并限于高段小学和初中,学生对急救和逃生技能并不十分了解。可见,加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已是势在必行。
此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校园应急救护培训”,使“急救技能”成为每个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此举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但笔者以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还需有“保障机制”。首先,要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要将“校园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分层实施,制定不同阶段的课程。其次,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或课程,鼓励引导一定比例的教师取得应急救护专业资质。其三,要保障一定专项经费。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应急救护知识推广运用专项经费,在教育培训经费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确保应急救护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来源:东方网 作者:廖卫芳
近日,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
医学上有“黄金5分钟”的说法,是指病人出现呼吸衰竭或心脏骤停后,通过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可能挽回生命,一旦过了这几分钟,将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可见,在“紧要关头”实施“应急救护”是多么的重要啊!
但据报道,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尚未开设应急救护培训课程,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相当低,应急救护培训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相比发达国家30~40%的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我国的急救技能普及率还不到1%,尽管有关培训已走进学校,但只是“偶尔”,并限于高段小学和初中,学生对急救和逃生技能并不十分了解。可见,加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已是势在必行。
此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学校应急救护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行动,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加强救护服务阵地建设,其目的就是通过“校园应急救护培训”,使“急救技能”成为每个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此举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但笔者以为,“校园应急救护培训”还需有“保障机制”。首先,要建立常态化教育机制。要将“校园应急救护培训”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分层实施,制定不同阶段的课程。其次,要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要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体系或课程,鼓励引导一定比例的教师取得应急救护专业资质。其三,要保障一定专项经费。各级财政部门应安排应急救护知识推广运用专项经费,在教育培训经费中优先安排、重点保证,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要确保应急救护培训经费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