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中亚小国交战 由治到乱的信号
相较于动荡不堪的中东、南亚等地区,中亚一直以来较少传出国际冲突的消息。一方面,中亚国家人口稀少,即使国家之间关系紧张也很少酿成大规模冲突,另一方面,中亚一直受到俄罗斯深刻控制,加之上合组织等地区安全合作机制护航,因此国际冲突往往能在大国协调及国际合作中得到降维。
但这一次,吉尔吉斯与塔吉克两国偏远小国冲突骤然升级,体现了中亚地区在疫情折磨及俄罗斯实力下降等大背景下,由稳定发展开始朝动荡方向转折。
实际上中亚五国之间的不和不是新话题,由于苏联时代各加盟共和国不分彼此,因此前苏联政府在划定中亚五国边界时较为随意,国界线并非与民族界线完全吻合,加之中亚许多民族本身就有混居习惯,以及地区的水源、矿藏、交通要道等分配不均,因此五国对于各自的边界都存在不满。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依照苏联划定的边界独立,各国边界纠纷问题激化,但由于俄罗斯基本继承了苏联的地区霸权,因此在俄罗斯威慑及调解下,中亚国家间冲突始终没有闹大。
但很多中亚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在解体后便非常严重,中亚各国在独立后为了强化其独立合法性,纷纷对各自的主体民族进行偏袒扶持,对于其他民族不断打压,例如吉尔吉斯南部就存在吉尔吉斯族和乌兹别克族混居问题,两个民族之间成见颇深,吉尔吉斯政府往往偏向主体的吉尔吉斯族,对乌兹别克族进行压制,其后每当吉尔吉斯政权更迭时,吉国内都会趁乱发生排挤乌兹别克族的严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