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美容师”用一抹橙色守住美丽乡愁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据工人日报报道,大理的美,美在洱海;洱海的美,美在清澈。如今的洱海边,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称为橙色滩管员,为洱海独有。他们早上披着晨曦出门,傍晚踏着夕阳回家,携着自购的工具,或划船或步行,沿着漫长的洱海岸线,清理水上和岸边的垃圾。

  希望游客看到的洱海美丽乾净

  5月5日上午9点,记者在大理市海东镇玉龙河边见到59岁的洱海滩地管理员陈君吉时,他已经工作了两个小时。

  “我每天清晨7点出门工作,中午12点回家吃午饭,下午2点继续工作,5点左右下班回家,‘五一’假期我比以往多干1小时收工回家。从在这个工作岗位开始,我已经10年没过过节假日了,想陪家人是肯定的,但洱海的环境卫生耽误不得,而且假期有很多游客来大理,我希望他们看到的洱海是美丽的、乾净的。所以久而久之假期不休息也成了我的习惯。”他说。

  2010年大理市海东镇向阳村村民陈君吉自愿报名,当上了一名洱海滩地管理员,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坚守在滩地管理员和水面保洁员的岗位上。

  生在洱海边,长在洱海边,和许多同辈人一样,陈君吉在青年时期就以打鱼为业,后来又和媳妇在洱海里进行网箱养鱼。

  对于陈君吉来说,清理洱海滩地边的腐质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每天都要清理8吨以上,而且腐烂的腐质层还会发出阵阵腐臭味。清理时,都要穿着雨裤、雨鞋浸泡在水里,冬天天气比较冷,水的温度也很低,一泡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腿被冻得僵硬,长年下来很多人都会腿疼,也得了风湿病。

  “小时候我们家住在洱海边,海边有沙滩,死亡的水草被风浪吹到沙滩上,起到了自然净化的作用。那时候洱海水是I类水,可以直接喝。”陈君吉说,“最近20年,沙滩没有了,洱海水质慢慢不行了,我自愿报名来做滩地管理员,当时一个月工资就500元,我的想法就是从我个人做起保护好洱海,不愿意洱海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