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疫苗接种已达1800万剂次

  中评社北京5月7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说,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2020年10月份以来,本市启动高风险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目前,接种量超过1800万剂次,其中已接种2剂的接近600万人。

  目前,全市70个大型临时接种点设置2414个接种单元,218个社区接种点设置949个接种单元,以及57支机动接种队伍可支撑1002个接种单元,共计4365个接种单元,最大日接种量74万剂次以上。

  接下来,本市将根据国家部署,不断优化完善接种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接种服务效能,通过在高校、园区、楼宇等设置“临时接种点”和“流动接种车”上门流动接种等,提高接种服务的可及性,方便市民接种。通过社区志愿者、健康驿站等多种形式提供便捷的登记预约服务,满足不会使用手机登记预约的老年人等接种需求。

  邬惊雷说,接种疫苗不仅是对个体的保护,更是对群体的保护。只有当接种的个体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形成对群体的保护,也就是形成人群免疫屏障,可以间接地保护个别因接种禁忌等原因无法接种疫苗以及少数接种后仍未产生保护的人。如果长期保持较高的群体免疫水平,那么阻断疾病传播,甚至最终消灭疾病也是可能的。因此,为了尽早形成人群免疫屏障,请大家尽早接种疫苗。

  开展精准预约、智慧急救,推出“职业健康一件事”

  邬惊雷说,为加快推进本市各级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升市民就医体验,市卫健委选择了11家试点市级医疗机构和4个试点区卫生健康委,聚焦应用场景、机制创新与瓶颈突破,推进《上海市“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计划年底实现6个“便捷就医”重点推广场景全市全覆盖,主要涉及患者就医、医院就诊服务和医保便捷支付3个方面,包括精准预约(诊前)、智能预问诊(诊前)、互联互通互认(诊中)、医疗付费“一件事”(诊中)、建设电子病历卡与推送电子出院小结(诊后)和互联网医院线上申请和查询核酸检测(疫情防控)。此外,拓展智慧急救、数字健康城区和未来医院3个亮点创新场景,计划明年年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