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港漂拟让子女在港读中小学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据大公报消息,香港回归以后,愈来愈多“港漂”人士南下定居,惟相关教育设施未跟上需求。新媒体平台“港漂圈”及“中国丝路智谷研究院”调查显示,有超过七成港漂父母计划子女在港就读长达9至12年,倡议内地名校来港办学,并最希望引入普通话及简体字教学;另外,逾七成受访者希望引入内地历史课程,以进行家国教育。

  该项研究于去年11月发布的首轮调研显示,90.55%的受访港漂人士愿意让子女入读内地机构来港兴办的学校。为深入了解港漂群体对新学校具体需求,2021年推出第二轮调研,于3月6日在香港“港漂圈”微信公众号推送问卷调查,截至3月12日,共回收761份有效问卷。

  引入内地历史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港漂家长希望让子女在港接受基础阶段教育,当中有超过七成港漂父母计划子女在港就读长达9至12年;在目前已有子女的受访者中,愿意在港读至高中毕业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超过60%;在港接受教育的基础上,86.2%的受访港漂人士希望“中文使用内地课本及教学方法”;65.83%的受访人士认为,数学也应使用内地课本及教学方法。此外,高达73.59%受访者希望采用普通话教学,68.73%受访者希望简体字教学。

  调查还发现,73.72%受访人士希望引入内地历史课程,有44.94%受访人士表示希望引入内地地理,反映家国教育备受关注。至于师资方面,众多港漂希望可引入内地教学人才。